肉芽肿性乳腺炎症状
肉芽肿性乳腺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及病程相关特点,局部常以乳房外上象限肿块为首发症状,质地硬、边界不清、有粘连触痛,皮肤可红肿;全身有发热、乏力等;病程初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进展期肿块增大、红肿疼痛及全身症状加重,后期可出现肿块破溃流脓等。
一、局部症状
1.肿块:
常为首发症状,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1-5cm左右,但也有更大的情况。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多不清楚,与周围组织粘连,可有触痛。从年龄方面看,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育龄女性相对更常见。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哺乳相关因素等可能影响其发生发展。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在发病前有过哺乳经历,可能与乳汁淤积等因素有关。
2.皮肤改变:
皮肤可出现红肿,红肿范围可随病情进展而变化。有的患者肿块表面皮肤发红,类似炎症表现,皮肤温度可能升高。在性别上,女性发病更为多见。对于有乳房手术史或乳房局部外伤史的患者,发生肉芽肿性乳腺炎时皮肤改变可能有不同特点,需要仔细鉴别。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7.5-39℃之间波动。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年龄较小的患者发热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可能对其神经系统等造成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发热情况,比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没有精神。这种乏力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同年龄的患者对乏力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而成人可能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本身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出现乏力症状时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及肉芽肿性乳腺炎本身带来的全身影响。
三、病程相关症状特点
1.病程初期:
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乳房局部的轻度胀痛或隐痛,肿块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对于育龄女性,若出现乳房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轻微不适,需要提高警惕。生活方式不规律的育龄女性,如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等,更容易在病程初期被漏诊。
2.病程进展期:
肿块逐渐增大,红肿疼痛加重,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此时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无论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是心理上的压力都会增加。年龄较大的患者在病程进展期可能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因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恢复可能相对较慢。
3.病程后期:
可能出现肿块破溃、流脓等情况,形成窦道或瘘管。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且创面不易愈合。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创面愈合可能会更加困难,需要综合治疗基础疾病和肉芽肿性乳腺炎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