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哪些表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有突出瘙痒表现,多在中晚期出现,先从手脚开始,与皮肤损害不一定平行;有黄疸、抓痕等皮肤表现;对胎儿有导致窘迫、增加早产风险等影响;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汁酸升高、肝功能轻度异常。
一、瘙痒表现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瘙痒,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少数在妊娠早期即可出现。瘙痒程度不一,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瘙痒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面部受累相对较少。这种瘙痒与皮肤损害不一定平行,有的孕妇皮肤外观正常,却有明显瘙痒感。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胆汁酸代谢异常有关,胆汁酸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瘙痒。对于妊娠期女性,尤其是有相关家族史或既往有ICP病史的孕妇,若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需高度警惕ICP。
二、皮肤表现
黄疸:部分患者会出现黄疸,一般在瘙痒发生后的2-4周内出现,黄疸程度通常较轻,表现为皮肤和巩膜轻度黄染。黄疸的出现与胆汁酸淤积导致肝功能受损有关,随着胆汁酸水平的波动,黄疸程度也可能有所变化。在孕期,由于孕妇本身的生理变化,黄疸的观察需要更加细致,与非孕期黄疸的鉴别也需要结合妊娠相关的检查指标。
抓痕:由于剧烈瘙痒,孕妇会不自觉地搔抓皮肤,从而导致皮肤出现抓痕,抓痕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皮肤的完整性,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对于有抓痕的孕妇,要注意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继发感染,这对于保障孕妇皮肤健康以及胎儿的安全都很重要。
三、对胎儿的影响相关表现
胎儿窘迫:ICP可能导致胎儿窘迫,表现为胎心率异常,如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晚期减速等。这是因为胆汁酸升高会影响胎盘的血流灌注和氧气交换,从而对胎儿的氧供产生影响。对于有ICP的孕妇,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情况,通过胎心监护等手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窘迫迹象。
早产:ICP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与胆汁酸刺激子宫收缩有关。早产对胎儿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于ICP孕妇,要加强孕期管理,尽量延长孕周,但如果出现早产迹象,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早产儿的健康。
四、实验室检查相关表现提示
血清胆汁酸升高:血清总胆汁酸是诊断ICP的重要指标,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通常>10μmol/L。这是ICP的特异性实验室表现,通过检测血清胆汁酸水平可以辅助诊断ICP。在孕期进行定期的肝功能检查时,若发现胆汁酸异常升高,结合临床症状,要高度怀疑ICP。
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但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肝功能损害。肝功能的这些变化也是ICP病理生理过程的一种体现,与胆汁酸淤积对肝细胞的影响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