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肾炎初期有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表现。水肿多在眼睑、颜面等部位,高盐饮食、过度劳累会加重;蛋白尿致尿液泡沫多且持久,长期可致低蛋白血症等;血尿分肉眼和镜下,可能伴腰酸腰痛;血压轻度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致其升高,家族有高血压病史者更易异常升高。
一、水肿
1.表现形式:慢性肾炎初期水肿多发生在眼睑、颜面等部位,晨起时较为明显,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双下肢水肿,活动后水肿可能稍有加重,休息后可略有减轻。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潴留,使得机体出现水肿表现。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水肿可能相对更易察觉,且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如行走、奔跑等时因下肢水肿不适而受限;老年患者则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水肿表现可能相对隐匿,但仍需密切关注。
2.与生活方式的关系: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从而加重水肿情况,因此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长期过度劳累也可能影响机体的水液代谢,加重水肿,所以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蛋白尿
1.尿液表现:慢性肾炎初期可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这些泡沫较为持久,不易消散。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所致。不同年龄段患者蛋白尿的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不会准确描述尿液情况,家长需留意孩子尿液外观变化;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若出现蛋白尿需进一步排查是否为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
2.对健康的影响:长期蛋白尿会导致机体蛋白质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等,影响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等。例如,低蛋白血症会使患者出现消瘦、抵抗力下降等情况,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三、血尿
1.血尿类型:慢性肾炎初期的血尿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或血色;镜下血尿则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出现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断裂,红细胞从破损处漏出进入尿液。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需注意区分是否为月经血混入尿液导致的假阳性血尿情况;对于有既往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患者,需排查血尿是否与结石复发等因素相关。
2.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腰酸、腰痛等症状,这是因为肾脏受到损伤,刺激周围组织引起。
四、高血压
1.血压变化特点:慢性肾炎患者初期可能出现血压轻度升高,表现为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血压升高是由于肾脏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在儿童患者中,高血压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高血压会对血管和心脏等器官造成一定的压力,影响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老年患者本身血管弹性下降,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与病史的关系: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患慢性肾炎后更容易出现血压异常升高的情况,需更加密切监测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