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可通过营养吸收障碍、肠道炎症引发机体代谢改变、腹泻导致营养丢失过多等途径导致体重下降,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成年患者则表现为体重减轻、消瘦,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受影响情况有差异
一、营养吸收障碍导致体重下降
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存在炎症损伤,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例如,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等类型的结肠炎)会使小肠绒毛受损,绒毛是肠道吸收营养的重要结构,其受损后会导致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降低。以蛋白质吸收为例,正常情况下肠道能有效摄取食物中的蛋白质并分解为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吸收,而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状态下,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受阻,长期如此会造成机体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引起体重快速下降。不同年龄的结肠炎患者,儿童可能因营养吸收障碍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情况;成年患者则会表现为体重减轻、消瘦。
二、肠道炎症引发机体代谢改变
1.炎症因子影响:结肠炎发生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这些炎症因子会参与机体的代谢调节,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高代谢状态下,机体消耗的能量增加,即使患者摄入的热量没有明显减少,但由于能量消耗增多,也会出现体重下降。例如研究发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基础代谢率的改变有关,基础代谢率升高会使机体在静息状态下消耗更多能量,从而促使体重快速减轻。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结肠炎患者都可能受到炎症因子的影响,但具体的代谢改变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食欲变化:部分结肠炎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肠道炎症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导致患者感觉饱腹感提前出现,或者对食物的味觉、嗅觉等感知发生改变,从而减少食物的摄入。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因肠道不适而不愿意进食,儿童结肠炎患者可能表现为挑食、食欲差,进而导致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引起体重下降。而成年患者如果长期食欲不佳,也会因营养摄入不足出现消瘦现象。
三、腹泻导致营养丢失过多
结肠炎常伴有腹泻症状,频繁的腹泻会使大量营养物质随粪便排出体外。例如,慢性腹泻会导致未被充分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随着粪便排出。以水样泻为例,肠道黏膜炎症使得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障碍,同时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受到影响,大量营养物质随着腹泻丢失。对于儿童结肠炎患者,频繁腹泻可能会严重影响其营养状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对营养的需求相对较多,而腹泻导致营养丢失过多会明显阻碍其正常生长,表现为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成年结肠炎患者长期腹泻也会造成营养持续丢失,进而出现消瘦的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长期劳累、精神压力大的患者可能因为身体本身处于相对虚弱状态,腹泻带来的营养丢失更易导致体重快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