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抑郁症是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以显著持久心境低落为核心特征,发病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症状包括核心症状、认知功能损害、躯体症状;诊断靠综合临床症状、病程等,结合检查排除躯体疾病;治疗有药物、心理等方式,不同人群需个性化调整,家人社会支持重要。
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核心症状:心境低落是最主要的核心症状,患者整天情绪低沉、愁苦,自我感觉心情压抑,犹如被乌云笼罩。兴趣减退表现为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如娱乐、社交、hobbies等失去兴趣,提不起参与的动力。快感缺失则是指患者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即使面对原本能带来愉悦的事情,也难以感受到快乐。
认知功能损害: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例如,在工作或学习中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情等。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等与记忆和认知相关的脑区可能出现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影响认知功能。
躯体症状:常见的有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食欲改变,可能出现食欲下降导致体重减轻,或者食欲亢进导致体重增加;还可能伴有躯体疼痛,如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等,而这些躯体疼痛往往经过多项医学检查却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原因。
抑郁症的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病程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情绪变化的持续时间、症状表现、是否有相关的心理社会应激事件等。同时,会进行精神检查,观察患者的情绪状态、思维活动、意志行为等方面的表现。目前还没有特定的实验室检查可以直接确诊抑郁症,但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生化检查等可以帮助排除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例如,通过检查甲状腺功能等,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出现类似抑郁的情绪改变等表现,排除这些躯体疾病后,再结合典型的抑郁症状来考虑抑郁症的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正常的情绪波动、其他精神障碍等进行鉴别。比如正常的悲伤情绪通常是由明确的事件引起,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抑郁症的心境低落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至少持续2周以上,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抑郁症的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式。药物治疗方面,有多种抗抑郁药物可供选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人际治疗则侧重于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缓解因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抑郁情绪。对于不同人群,治疗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在治疗时,心理治疗可能更为重要,因为药物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考虑其安全性和适用性;老年人患者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躯体状况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家人需要给予患者关心、理解和陪伴,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