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有排空乳汁和局部热敷,排空乳汁可减少乳汁淤积,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治疗在伴有明显感染征象时选用相对安全的抗生素;手术治疗在脓肿形成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不同年龄段哺乳期及非哺乳期患者手术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排空乳汁
对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充分排空乳汁是关键。婴儿吸吮是排空乳汁的有效方式,若婴儿不能有效吸吮,可使用吸奶器等工具。因为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及时排空乳汁可减少乳汁在乳腺内的潴留,缓解乳腺导管的堵塞情况,降低细菌滋生的环境。例如,研究表明,频繁有效的乳汁排空能够显著降低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风险以及减轻已发生乳腺炎的症状。不同年龄段的哺乳期女性,只要条件允许都应尽量通过正确方式排空乳汁,如新生儿期的哺乳期母亲,虽然新生儿吸吮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可通过耐心引导其吸吮来促进乳汁排空。
2.局部热敷
可采用局部热敷的方法,一般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哺乳期女性都适用,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例如,有研究显示,热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乳房疼痛程度,促进炎症部位的代谢。但如果乳房皮肤有破损等情况,则不适合热敷。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使用
当急性乳腺炎伴有明显感染征象,如发热、局部红肿热痛加重等情况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一般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相对安全,对哺乳期女性和婴儿影响较小。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哺乳期使用相对较为安全,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对常见的引起急性乳腺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在使用抗生素前需要进行青霉素皮试等相关过敏检测,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则需要选择其他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前也需要询问患者的头孢菌素过敏史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感染情况等调整用药。
三、手术治疗
1.脓肿形成时的手术
当急性乳腺炎发展至脓肿形成阶段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时需要在脓肿波动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切开,充分引流脓液。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哺乳期女性,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要尽量减少对乳腺组织的损伤,以保证患者日后的哺乳功能。例如,对于年轻的哺乳期女性,由于其乳腺组织相对较为娇嫩,手术中更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过度损伤乳腺导管等结构。在手术前后都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术后要加强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非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患者,手术治疗原则类似,但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乳腺组织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