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后窝脑膜瘤症状表现
颅后窝脑膜瘤会引发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如头痛(多为持续性钝痛且渐重,可伴恶心呕吐)、视力减退(因颅内压增高致视神经乳头水肿);还会导致神经功能受损,小脑受累可致共济失调(走路不稳等)、眼球震颤,脑干受累可出现颅神经麻痹(如面神经、听神经、后组颅神经等受累表现);此外还有其他症状,病情进展可致意识障碍(嗜睡、昏睡至昏迷),部分患者有颈部强直。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头痛:是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钝痛,程度可逐渐加重。这是由于肿瘤占据颅后窝空间,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及周围神经组织引起。随着肿瘤生长,颅内压持续上升,头痛会愈发剧烈,且可能在清晨时加重,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多呈喷射性,与颅内压增高致延髓呕吐中枢受刺激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头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因颅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表现相对不典型,但也会出现头痛、呕吐等情况;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头痛表现可能被掩盖或不典型。
视力减退:肿瘤增大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神经乳头水肿,初期表现为视力模糊,逐渐可出现视力减退,严重时可致失明。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使视神经鞘内压力增高,影响视神经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对于有基础眼部疾病的患者,颅后窝脑膜瘤导致的视力减退可能容易被误诊,需要结合颅内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二、神经功能受损相关症状
小脑受累症状
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走路不稳,步态蹒跚,像喝醉酒一样,左右摇晃,不能沿直线行走。这是因为小脑是调节身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重要结构,肿瘤侵犯小脑后,破坏了其正常的功能。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可能共济失调表现相对更明显,而经常运动的人可能在早期能通过自身代偿延缓症状出现,但最终都会受影响。儿童小脑受损时,除了共济失调,还可能影响其运动发育,导致运动能力落后于同龄人。
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来回快速摆动。这是由于肿瘤对小脑前庭神经核等结构的影响,导致前庭眼反射异常。
脑干受累症状
cranialnervepalsies(颅神经麻痹):如面神经麻痹可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出现患侧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不能皱眉、闭眼等;听神经受累可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后组颅神经受累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这是因为脑干是众多颅神经核团所在部位,肿瘤压迫或侵犯颅神经核及神经纤维导致相应颅神经功能障碍。对于有耳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听神经受累导致的听力问题容易被忽视,需要结合颅后窝的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因。
三、其他症状
意识障碍:随着病情进展,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可出现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因为颅内压增高严重影响了脑干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导致大脑皮质功能受到抑制。老年人由于脑储备功能下降,更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的情况。
颈部强直: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肌肉紧张、强直,这是由于脑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