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其他症状。局部症状包括腹部、颈部肿块及眼部症状;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乏力、疼痛;其他症状包含高血压及转移相关症状,如转移至骨髓、肝脏会有相应表现
一、局部症状
1.腹部肿块: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之一,好发于肾上腺部位,约70%的患儿首发症状是腹部肿块。肿块通常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推动或固定,若肿瘤较大可能会引起腹部膨隆、压迫周围组织等表现。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可能在给孩子换尿布或洗澡时发现腹部有异常包块。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自身可能会感觉到腹部有肿物存在。
2.颈部肿块:当肿瘤发生在颈部交感神经节时,可表现为颈部肿块。肿块可能会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引起相应的症状,如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儿童可能会出现颈部活动受限,或者因肿块不适而用手触摸颈部。
3.眼部症状:若肿瘤转移至眼眶,可导致眼部出现异常。例如,眼眶部肿块可引起眼球突出,这是由于肿瘤侵犯眼眶组织,占据空间导致眼球向外突出。患儿可能会出现单侧或双侧眼球突出,外观上与正常眼部有明显差异,家长可能会首先发现孩子的眼睛外观发生了变化。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发热的原因可能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机体免疫反应等有关。对于出现不明原因低热的儿童,尤其是伴有其他局部症状时,需要警惕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能。例如,一个3岁的男孩,持续低热两周,同时家长发现孩子腹部有肿块,此时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排查神经母细胞瘤。
2.消瘦、乏力: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会消耗机体大量的能量,患儿会出现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的情况,同时伴有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在生活中表现为不愿意玩耍、活动后容易疲惫等。比如一个原本活泼好动的5岁女孩,近期明显变得慵懒,不愿意参与以往喜欢的游戏活动,且体重较之前有明显下降,这就需要引起重视。
3.疼痛:肿瘤侵犯骨骼等部位时可引起疼痛。若转移至骨骼,如长骨、颅骨等,可导致骨痛,儿童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肢体活动受限等表现。例如,神经母细胞瘤容易转移至颅骨,引起头部疼痛,患儿可能会频繁用手拍打头部,表现出烦躁不安。
三、其他症状
1.高血压:约15%-20%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会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肿瘤细胞能分泌儿茶酚胺等物质,儿茶酚胺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可能会引起患儿头晕、头痛等症状,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表述头部不适,而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等。
2.转移相关症状:当肿瘤发生转移时,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转移至骨髓,可导致贫血、出血倾向等,患儿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皮肤瘀点瘀斑等;转移至肝脏,可引起肝大、黄疸等,表现为腹部右上腹可触及肿大的肝脏,皮肤和巩膜发黄等。例如,神经母细胞瘤转移至肝脏的患儿,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黄疸会逐渐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