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盂肾炎如何确诊
急性肾盂肾炎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有全身及泌尿系统症状,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中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尿等,尿细菌学检查是重要依据,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等升高及肾功能轻度异常;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了解肾脏情况,CT对不典型或怀疑有并发症者有用,儿童和育龄女性用CT需谨慎。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通常有典型的全身症状和泌尿系统症状。全身症状主要包括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以上,甚至可达39-40℃,伴有寒战、乏力、头痛、恶心、呕吐等。泌尿系统症状主要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以及腰痛或肾区叩击痛。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除了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泻等,而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
2.性别差异影响
女性由于尿道短、直且离肛门近,更容易发生急性肾盂肾炎,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一定相似性,但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感染的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妊娠期女性患急性肾盂肾炎时,高热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尿,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具有诊断意义,还可出现红细胞,一般数量较少,部分患者可有蛋白尿。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尿常规的解读需考虑年龄因素,儿童的正常尿液白细胞计数与成人不同,需要参考儿童的正常范围来判断是否异常。
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是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的重要依据,菌落计数>10CFU/ml有诊断意义。对于女性患者,在留取标本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儿童留取标本可能需要更谨慎的操作,如导尿等,但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常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白细胞范围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有差异,感染时白细胞的变化也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婴儿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在感染时升高的幅度和表现可能与年长儿不同。
血生化检查:部分患者可有肾功能指标的轻度异常,如血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等,但一般在感染控制后可恢复正常。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血生化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其基础病史,评估感染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有无结石、积水等情况。急性肾盂肾炎时超声可能无特异性改变,但对于排查有无泌尿系统梗阻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在儿童中,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肾脏结构和有无异常情况非常重要,而且可以避免辐射对儿童的影响。
2.CT检查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怀疑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进行CT检查。CT能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结构以及有无脓肿等病变。但CT有一定辐射,在儿童和育龄女性中应谨慎使用,需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