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焦虑症早期的症状
儿童焦虑症早期在情绪方面有过度担忧、易激惹等症状,行为方面有回避行为、黏人等表现,躯体方面有头痛腹痛等躯体不适、睡眠问题等情况,家长需营造稳定和谐家庭环境,密切关注孩子症状,及时给予关注引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避免给孩子不恰当压力,遵循身心发展规律照料,以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情绪方面的症状
1.过度担忧:儿童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表现出持续且过度的担忧,例如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安全、学业表现等,这种担忧程度远超同龄儿童应有的水平,且难以自我安抚。多项研究表明,儿童焦虑症早期在情绪上首先体现为这种不切实际且持久的过度担忧,可通过长期的跟踪观察发现儿童对不同场景反复出现超出常理的忧虑情况。
2.易激惹:相比正常儿童,患有焦虑症早期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激动、发脾气的情况。可能因为一些微小的事情就引发较大的情绪反应,如在玩耍过程中玩具被同伴拿走,就会大发脾气,这是由于焦虑导致其情绪调节能力变差,心理承受微小压力就难以维持稳定情绪。
二、行为方面的症状
1.回避行为:会回避一些原本喜欢或应该参与的活动。比如原本喜欢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但因为焦虑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推脱,像害怕在众人面前表现、担心自己做不好等而回避社交活动或新的挑战场景。研究发现,儿童焦虑症早期的回避行为是为了逃避可能引发焦虑情绪的情境,这种行为会随着焦虑情绪的持续而逐渐加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社交发展。
2.黏人:相较于正常年龄段应有的独立程度,儿童焦虑症早期可能会过度黏着父母或亲近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希望身边有熟悉的人陪伴,一旦离开就会表现出不安等情绪,这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安全感缺失,通过黏人来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以缓解焦虑带来的不安感。
三、躯体方面的症状
1.头痛、腹痛等躯体不适:儿童可能会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腹痛等躯体症状。例如经常说头痛,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这是因为焦虑情绪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躯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神经系统的失调会传递到躯体各个部位,引发头痛、腹痛等非特异性的躯体症状表现,在儿童焦虑症早期较为常见。
2.睡眠问题: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睡眠障碍。焦虑情绪会干扰儿童的睡眠节律,使得他们在夜间难以平静下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长期的睡眠问题又会进一步影响儿童的情绪和身体发育,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儿童焦虑症早期睡眠方面的异常表现较为突出,通过观察儿童的睡眠情况可以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早期焦虑症状。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儿童来说,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这些症状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要为孩子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减少过度的压力源。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早期症状,应及时给予关注和正确引导,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因为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早期发现焦虑症状并采取适当措施干预,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避免焦虑症状进一步发展影响其未来的生活、学习和社交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注意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学业或其他方面的不恰当压力,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和生活照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