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需从多方面进行调理,饮食上要根据肾功能等合理摄入蛋白质、严格限钠盐、依尿量调水分;生活方式上急性期卧床休息、缓解后适度活动,还要预防感染;要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并按时复诊;患者及家人需重视心理调理,保持积极心态。
一、饮食调理
1.蛋白质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成人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1g左右。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丢失,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可维持机体营养,但肾功能不全时需限制蛋白摄入,因为过多蛋白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恢复,不同肾功能状态下蛋白质摄入需遵循专业医生指导。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也需合理把控,既要保证营养供应,又不能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2.钠盐摄入: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3g。过多钠盐摄入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尤其是伴有明显水肿的患者,水肿会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对病情控制不利,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患者,都需注意低盐饮食。
3.水分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分摄入,若尿量正常,无明显水肿,水分摄入不必严格限制;若尿量减少或有严重水肿,需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左右。这是因为水分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影响体内水盐平衡,儿童患者由于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不完善,更要密切关注尿量和水肿情况来调整水分摄入。
二、生活方式调理
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增加肾血流量,利于尿液生成,减轻水肿。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劳累。成人患者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步恢复正常活动节奏,儿童患者则要在家长监护下适度活动,避免过度玩耍导致劳累,影响病情恢复。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皮肤感染。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抵抗力较低,感染会诱发病情加重或复发。冬季注意保暖,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防止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要加强防护,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三、病情监测与复诊
1.指标监测: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血压等指标。尿蛋白是反映肾病综合征病情活动的重要指标,肾功能可以了解肾脏功能变化情况,血压监测能及时发现是否存在高血压并发症。成人患者应每1-2周监测一次尿蛋白,每月监测肾功能和血压;儿童患者由于病情变化相对较快,监测频率可能要更高,一般每1-2周监测尿蛋白,每2-4周监测肾功能和血压。
2.复诊:按照医生制定的复诊计划按时复诊,医生会根据各项指标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要严格遵守复诊时间,及时将自身身体状况反馈给医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患者,都要重视复诊,以便医生更好地把控病情发展。
四、心理调理
肾病综合征病程较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病情恢复。患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家人要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成人患者可通过与医生交流、参加病友交流活动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儿童患者则需要家长更多的陪伴和心理疏导,让儿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