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能吃什么
胰腺炎不同时期有不同饮食要求,急性期需禁食并可肠内营养支持;缓解期起始低脂低蛋白饮食,逐渐增加碳水化合物、蔬菜和水果;康复期症状指标正常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且要均衡,有糖尿病病史者需特控碳水化合物。
一、急性期的饮食选择
1.禁食:胰腺炎急性发作时,通常需要禁食,让胰腺休息,减少胰液分泌,一般禁食时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可能为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2.肠内营养支持:在禁食期间,可通过鼻胃管或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保证机体基本营养需求,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感染等并发症风险。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体重等精确计算营养制剂的用量和浓度,确保营养供给适宜。
二、缓解期的饮食原则
1.低脂低蛋白饮食起始
脂肪摄入:缓解早期应严格限制脂肪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30g左右,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因为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胰腺分泌胰液,可能导致胰腺炎复发。例如,一份炸鸡中含有大量油脂,对于胰腺炎患者在缓解期应避免食用。对于患有胰腺炎的儿童,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限制脂肪摄入的同时,要保证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等,但也要控制用量。
蛋白摄入:蛋白摄入也需适量,开始时可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蛋清、淡水鱼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20-30g左右,随着病情逐渐稳定可适当增加,但仍要避免高蛋白饮食对胰腺的过度刺激。
2.逐渐增加饮食种类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可选择米粥、面条、馒头等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保证能量供给。例如,小米粥易于消化,适合胰腺炎缓解期患者食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可根据其喜好选择合适的碳水化合物食物,但要注意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煎等增加脂肪含量的方式。
蔬菜和水果:逐渐添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南瓜、胡萝卜、苹果、香蕉等。蔬菜可采用清炒、蒸煮等方式烹饪,水果可选择去皮后食用。蔬菜和水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促进消化,同时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要注意,对于患有胰腺炎的老年患者,在添加水果时要注意选择易于消化的种类,且避免一次食用过多,防止加重肠道负担。
三、康复期的饮食调整
1.恢复正常饮食的标准:当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完全缓解,血淀粉酶、脂肪酶等指标恢复正常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遵循低脂饮食原则。一般经过1-2周的观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饮食调整。
2.均衡饮食的要求:康复期要保证饮食均衡,包含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可选择瘦肉、豆类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增加至60-80g左右;脂肪摄入量可逐渐增加到每日40-60g,但仍以不饱和脂肪为主;继续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每日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g,水果摄入量200-300g。对于患有胰腺炎且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饮食调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和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