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及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多为空腹疼,部位在上腹部偏右等)及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和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
一、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
1.疼痛特点
多为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疼痛具有节律性,典型患者表现为空腹疼,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如饥饿时或夜间,进食后可缓解,部分患者也可能在进食后1-3小时开始出现疼痛,再进食后缓解。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青壮年患者疼痛节律性相对更典型,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影响,疼痛表现有时不太典型。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者,疼痛可能更无规律。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疼痛可能在感染存在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
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偏右,也可出现在剑突下或脐上方偏右处。
2.其他伴随症状
可能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反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反流至食管及口腔引起;嗳气是胃内气体反流至食管、口腔排出;恶心、呕吐多在溃疡活动期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不同年龄患者伴随症状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除腹痛外,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不增等表现;老年患者可能伴随症状相对不典型,易被忽视,需特别注意。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特殊生理期可能因激素变化影响,症状稍有不同。生活方式不健康者伴随症状可能更明显,病史较长者伴随症状可能因病情迁延而有所变化。
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很重要,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保证足够的生长发育睡眠需求,老年人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性别方面无特殊要求,但女性要注意生理期的休息调整。有不良生活方式者,如长期吸烟、饮酒者,需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可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还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加重溃疡;饮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溃疡愈合。有基础病史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调整,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避免血糖波动影响溃疡愈合。
2.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等,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保护胃黏膜药物:如铋剂等,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侵袭。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通过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从而促进溃疡愈合并减少复发。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谨慎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与成人不同;老年患者需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女性患者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有基础病史如肝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用药时要调整药物方案,避免加重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