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应该如何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如体位、饮食、避免诱因等;药物治疗有抑酸的质子泵抑制剂和H受体拮抗剂;手术可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治疗注意要点,如儿童多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等,孕妇用药谨慎。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对于夜间有症状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15-20cm,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这对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人群均适用,能有效改善反流情况。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更应注重体位调整以减轻反流。
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食物以及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调整有所差异,儿童应避免食用可能引起反流的刺激性食物,确保营养均衡;老年人则需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防止因反流导致误吸等风险。
避免诱因:减少紧身衣物穿着,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等,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助于降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作频率。
二、药物治疗
1.抑酸药物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常用药物,能有效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对各年龄段患者(除特殊禁忌情况)均有一定疗效,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一些潜在影响,如维生素B缺乏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通过竞争性抑制组胺与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结合,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轻至中度症状的患者,其抑酸作用相对PPI较弱。
三、手术治疗
1.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折叠胃底来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少反流。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对于老年患者,需要综合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手术;儿童患者一般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只有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手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多为生理性,随着年龄增长可自行缓解。但对于有明显症状影响生长发育的儿童,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一般优先采用体位、饮食等非药物干预,如调整喂养姿势,少量多次喂养等。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若需使用抑酸药物,应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需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多种药物,PPI与一些药物如氯吡格雷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明显,生活方式调整更为重要,如严格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卧床等。对于手术治疗,更要谨慎评估其耐受性和手术风险。
3.孕妇
孕妇患胃食管反流病时,药物使用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采用生活方式调整,如少食多餐、避免夜间进食等。若需药物治疗,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部分H受体拮抗剂在孕期相对安全,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不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程度不同,需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