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肾萎缩早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尿量可出现增多或减少情况;有眼睑及颜面水肿、下肢水肿等水肿表现;常伴有血压升高;部分患者会有腰部隐痛或胀痛等腰部不适症状。
一、尿量变化
1.尿量增多:肾萎缩早期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当肾萎缩发生时,肾脏的浓缩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尿液的浓缩能力下降,从而使尿量超出正常范围。例如一些因慢性肾炎等疾病导致肾萎缩的患者,早期可能会发现自己每天的尿量明显多于以往。这种尿量增多与肾脏功能受损后对尿液的调节功能紊乱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但一般来说,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率先出现该症状。对于有肾脏病史的人群,若发现尿量突然增多,需警惕肾萎缩的可能。
2.尿量减少:部分肾萎缩早期患者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当肾脏实质受损,滤过功能下降时,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比如一些患有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在疾病进展到肾萎缩早期时,可能会出现尿量较以往减少的现象。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龄较大且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相对风险更高。如果发现尿量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检查肾脏情况。
二、水肿表现
1.眼睑及颜面水肿:肾萎缩早期较为常见的水肿表现是眼睑及颜面水肿。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而眼睑和颜面部位组织较为疏松,更容易出现水肿。晨起时这种水肿可能更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逐渐蔓延至全身。例如一些患有糖尿病肾病早期出现肾萎缩的患者,可能会在早晨起床后发现眼睑浮肿,洗脸时能感觉到眼睑部位有肿胀感。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均可发生,尤其是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关注自身眼睑及颜面的水肿情况。
2.下肢水肿:肾萎缩早期也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当肾脏功能受损,水钠代谢失衡,过多的水分会积聚在下肢组织间隙中,导致下肢水肿。一般从脚踝部位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比如一些患有慢性肾盂肾炎发展到肾萎缩早期的患者,可能会先出现双下肢脚踝部位的轻度水肿,行走一段时间后水肿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都可能出现,长期站立工作或本身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发生下肢水肿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血压变化
1.血压升高:肾萎缩早期常伴有血压升高的情况。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当肾萎缩发生时,肾脏的缺血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RAAS激活,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例如一些患有狼疮性肾炎导致肾萎缩早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且这种血压升高可能较难通过一般的降压措施完全控制。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均可发生,尤其是本身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肾脏基础疾病的人群,血压升高需警惕与肾萎缩相关。
四、腰部不适
1.腰部隐痛或胀痛:肾萎缩早期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隐痛或胀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肾脏萎缩后,肾脏的包膜受到牵拉,或者肾脏内部结构的改变刺激了肾脏的感觉神经。比如一些患有多囊肾发展到肾萎缩早期的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有隐隐的胀痛感,这种疼痛可能会间歇性出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出现,本身有多囊肾等遗传性肾脏疾病的人群发生腰部不适的风险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