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多种因素致大脑神经生化、结构和功能改变,出现多方面障碍的严重精神障碍,其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如幻听等)、思维障碍(如思维形式障碍、妄想)、情感障碍(如情感迟钝、倒错)、行为障碍(如行为怪异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有家族病史及高压力人群患病风险高需关注调节。
一、精神分裂症的定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障碍,它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遗传因素、大脑发育异常、环境因素等共同导致大脑的神经生化、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出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遗传因素方面,家系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得多,双生子研究也表明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大脑发育异常方面,在胎儿期、围产期等关键时期的不良因素可能影响大脑结构和神经发育,导致日后患精神分裂症风险增加;环境因素包括童年时期的不良经历、压力过大等都可能诱发精神分裂症。
二、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
1.感知觉障碍
幻觉: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感知觉障碍,其中幻听最为常见,患者可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内容多样,如评论性幻听(听到有人对自己的行为等进行评价)、命令性幻听(听到有声音命令自己做某事,可能会支配患者的行为)等;还可能出现幻视,患者会看到并不存在的事物;幻嗅、幻味、幻触等相对较少见。例如,有的患者会声称闻到不存在的难闻气味,或尝到不存在的异常味道等。
2.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常见思维散漫(说话东拉西扯,内容之间缺乏紧密联系)、思维破裂(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言语支离破碎)等。比如患者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前言不搭后语,让人难以理解其想要传达的核心内容。
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之一,常见的有被害妄想(患者坚信自己被他人迫害,如被跟踪、被下毒等)、关系妄想(患者将周围环境中一些与自己并无实际关联的事物都认为与自己有关系,比如认为别人的一句话是在针对自己,一个眼神是在暗示自己等)、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个人喜欢自己,即使对方并没有相关表示)、嫉妒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等)等。
3.情感障碍
情感迟钝是常见表现,患者对一些原本能引起鲜明情感反应的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比如面对喜悦的事情缺乏应有的高兴情绪表达。另外,情感倒错也较为常见,如遇到悲伤的事情却表现出高兴的情绪,或者遇到高兴的事情却表现出悲伤的情绪。
4.行为障碍
可表现为行为怪异,行为退缩,患者活动减少,缺乏动力,甚至整日呆坐或卧床;也可出现紧张性木僵,表现为患者保持固定姿势,不活动,不说话等;还有紧张性兴奋,患者突然出现无目的的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等。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青少年患者可能在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退缩等方面更突出;老年患者可能认知障碍等表现更明显。女性和男性在症状表现上总体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起病年龄等方面可能有一定不同。有精神分裂症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精神状态。长期处于高压力生活方式下的人群也更易诱发精神分裂症相关症状,应注意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