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的症状有哪些
肾萎缩有多种症状,肾功能相关症状包括尿量异常(部分减少、少数增多)、蛋白尿;全身症状有水肿(眼睑、下肢或全身)、高血压;其他相关症状包含腰酸腰痛、贫血,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各有特点且影响不同。
一、肾功能相关症状
1.尿量异常
肾萎缩时,肾脏的滤过功能会受到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不能正常有效地过滤血液,使尿液生成量降低。对于儿童来说,正常尿量与年龄有关,婴儿每日尿量约400-500ml,幼儿约500-600ml,学龄前期儿童约600-800ml,学龄期儿童约800-1400ml,肾萎缩儿童可能出现尿量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而成人正常尿量一般为1000-2000ml/日,肾萎缩成人可能出现尿量少于1000ml/日的情况。同时,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肾单位受损后,残余肾单位发生代偿性高灌注、高滤过,导致尿液生成增加,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蛋白尿
肾脏的肾小球滤过膜在肾萎缩时可能受到损害,使得原本不能通过滤过膜的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从而出现蛋白尿。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能更准确地反映蛋白尿的程度。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蛋白尿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出现蛋白尿需要警惕肾脏疾病的可能,因为儿童肾脏发育尚不完善,肾萎缩导致的蛋白尿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而成人出现蛋白尿可能是慢性肾病进展的表现,与肾萎缩进一步加重肾脏功能损害相关。
二、全身症状
1.水肿
肾萎缩引起肾脏的水钠排泄功能障碍,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出现水肿症状。水肿可表现为眼睑水肿,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眼睑部位组织疏松,水钠潴留更容易积聚。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儿童水肿时,由于其皮肤较薄,水肿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需要注意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相鉴别。成人水肿则可能影响日常活动,比如行走时下肢沉重感等。
2.高血压
肾萎缩常可引起肾性高血压。肾脏缺血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导致血管紧张素Ⅱ分泌增加,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同时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使血压升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高血压的影响不同。儿童高血压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和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成人高血压则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
三、其他相关症状
1.腰酸腰痛
肾萎缩患者可能出现腰酸腰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肾脏体积缩小,包膜受到牵拉等因素引起。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腰部隐痛,有的则可能为胀痛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腰椎等退行性病变,肾萎缩引起的腰酸腰痛可能与腰椎病变相互混淆,需要仔细鉴别。儿童出现腰酸腰痛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存在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导致的肾萎缩,也可能出现此类症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贫血
肾萎缩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症状。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儿童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成人贫血则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