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得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有多样症状表现,包括情绪、认知、躯体等方面,不同年龄、病史产妇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会加重症状;诊断常用DSM-5标准,要求产后4周内持续抑郁心境且至少有5条相关症状,要影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排除其他疾病;评估工具有EPDS和HADS等,EPDS是自评量表,≥13分可考虑产后抑郁症可能,应用时要考虑产妇差异及生活方式影响。
一、症状表现维度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情绪方面、认知方面、躯体方面等。情绪上常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悲伤,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容易哭泣等。例如,患者可能整天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无缘无故地落泪。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情况,比如在照顾婴儿时难以集中精力完成相关操作。躯体上可能有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还可能伴有疲劳、食欲改变(如食欲减退或增加)等表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产妇可能在症状表现上有一定差异,年轻产妇可能因缺乏经验等因素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而有过不良孕产史等特殊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可能相对更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性别方面,虽然产后抑郁症主要发生在产妇群体,但男性也可能因角色转变等因素出现类似情绪问题,但此处主要针对产妇。生活方式上,若产妇产后休息不佳、过度劳累等,会加重情绪和躯体症状的表现。
二、诊断标准维度
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有《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相关标准。其中要求在产后4周内出现持续的抑郁心境,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并且至少有以下5条相关症状:1.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缺乏,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明显减退。同时,这些症状需要严重到足以影响产妇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且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满足诊断标准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其心理发展特点等因素来判断。病史方面,有既往精神疾病史的产妇在诊断产后抑郁症时需要更加谨慎,要排除既往疾病复发等情况。
三、评估工具维度
1.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这是一种常用的自评量表,包含10个项目,涉及心境、乐趣、自责、焦虑、睡眠、悲伤、哭泣、孤独感、对生活兴趣等方面。产妇在产后6-10周进行自评,每个项目分为0-3分,总分0-30分,其中≥13分可考虑产后抑郁症可能。该量表简便易行,能较好地筛查产后抑郁症情况。不同年龄的产妇在填写时可能因理解能力等有差异,年轻产妇可能需要医护人员适当协助解释。有文化程度差异的产妇也需要注意量表内容的清晰传达。
2.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其中的抑郁分量表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评估,包含7个项目,主要评估抑郁相关的情绪、躯体等症状,能帮助医生了解产妇的抑郁程度。在应用这些评估工具时,要充分考虑产妇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比如生活方式不健康、休息不好的产妇可能评估结果会受一定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