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否患有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症状表现多样,涵盖情绪、认知、躯体等维度且出现时间有差异;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可用于初步筛查,不同产妇填写量表时受自身因素影响,医护人员需结合实际解读;医生综合病史、症状表现、量表评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临床诊断,还需排除躯体疾病因素,对特殊情况产妇更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变化来诊断产后抑郁症
一、症状表现方面
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多样,涵盖情绪、认知、躯体等多个维度。在情绪方面,产妇会持续处于抑郁状态,表现为长时间的心情低落、沮丧,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提不起兴趣,例如原本喜爱的社交活动也变得不愿参与。在认知上,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比如在照顾婴儿时常常忘记一些简单的步骤。躯体方面,可能会有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也可能出现食欲改变,有的产妇会食欲减退,进而体重下降,有的则可能出现食欲亢进但体重却因代谢等问题没有明显变化。一般这些症状会在产后6周内开始出现,但也有部分产妇在产后更早或更晚的时间出现。不同年龄的产妇可能表现略有不同,年轻产妇可能因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症状的呈现;有特殊病史的产妇,如既往有精神疾病史的,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可能会更严重且更难控制。
二、量表评估方面
1.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这是常用的评估工具。该量表包含10个项目,涉及产妇的情绪、认知、躯体等方面的感受,如“我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还是有兴趣”“我能面对日常的事务”等。产妇根据过去7天内的感受进行评分,总分范围为0-30分,当总分≥13分时,提示可能患有产后抑郁症,需要进一步评估确诊。不同生活方式的产妇在填写量表时可能因生活节奏、社交圈子等因素影响对项目的理解和评分,但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对于有高危病史的产妇,如既往有心理疾病史、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等,使用该量表评估时需要更加谨慎,结合其他临床信息综合判断。
2.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此量表也可用于产后抑郁症的初步筛查。SDS共有20个项目,反映抑郁状态的四组特异性症状,即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评分标准为将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得到粗分,再通过公式换算成标准分,标准分≥53分考虑可能有抑郁状态,≥63分则提示中度至重度抑郁。不同年龄阶段的产妇在进行SDS评估时,由于心理成熟度和经历的不同,对症状的感受和表达会有差异,需要医护人员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
三、临床诊断方面
医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临床诊断。首先会详细询问产妇的病史,包括既往精神病史、家族精神疾病史、孕期的心理状态等。然后结合产妇的症状表现以及量表评估结果等进行判断。如果产妇存在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典型产后抑郁症症状,且经过量表评估提示有抑郁倾向,同时排除了其他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后,就可以考虑诊断为产后抑郁症。例如,有的产妇可能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躯体疾病出现类似抑郁的症状,这时候需要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排除躯体疾病因素后再进行产后抑郁症的诊断。对于有特殊情况的产妇,如高龄产妇、多胎妊娠产妇等,医生在诊断时会更加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因为这类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细致地进行评估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