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相关表现包括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症状表现有消化系统症状、水肿情况、贫血相关表现和高血压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和尿素氮、电解质检查有相应变化;影像学检查中肾脏B超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等辅助判断。
一、症状表现方面
1.消化系统症状: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刺激胃肠道所致。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本身就有慢性胃炎等病史的人,若出现食欲明显改变且不能用原发病解释时,需警惕尿毒症可能;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常暴饮暴食,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系统不适也应关注。
2.水肿情况:多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逐渐可发展为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这是由于肾脏对水钠代谢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水钠潴留引起。不同年龄人群水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若出现晨起眼睑明显水肿,家长需重视;女性在月经前期水肿可能加重,若超出平时规律且不易消退则需留意。
3.贫血相关表现: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老年人本身造血功能可能减退,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面色苍白等,要考虑尿毒症导致贫血的可能;年轻女性月经量多者,若合并乏力等症状,需排查肾脏问题。
4.高血压表现:部分尿毒症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表现为头痛、头晕等。肾脏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导致血压升高。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若血压控制不佳且出现其他尿毒症相关表现时,更要警惕。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血液中的肌酐等指标计算出的eGFR能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正常成年人eGFR一般在90ml/(min·1.73m2)以上,当eGFR低于60ml/(min·1.73m2)且持续3个月以上,同时排除急性因素后,要考虑慢性肾脏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需进一步排查是否为尿毒症。不同年龄人群eGFR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eGFR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需依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等综合判断。
2.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血肌酐会升高;尿素氮也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肾脏对其排泄功能障碍时,血尿素氮也会升高。一般来说,血肌酐男性正常范围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血尿素氮正常范围约3.2-7.1mmol/L。但血肌酐受肌肉量等因素影响,比如消瘦的人血肌酐可能偏低,此时不能仅依据血肌酐判断,需结合其他指标。
3.电解质检查:尿毒症患者常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血钾浓度高于5.5mmol/L,可表现为心律失常等;还有可能出现低钙、高磷血症等,低钙可引起手足抽搐等症状,高磷可影响钙的代谢等。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电解质紊乱更易发生且可能被原发病掩盖,需密切监测。
三、影像学检查
1.肾脏B超: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等。慢性尿毒症患者肾脏多表现为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不同年龄阶段肾脏大小有差异,儿童肾脏相对体积与成人不同,通过B超检查能辅助判断肾脏结构和功能状态。若B超发现肾脏明显萎缩等异常,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为尿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