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肉芽肿性乳腺炎有多种临床表现,乳房肿块多在乳腺实质,单发或多发,质地硬、边界不清、可粘连压痛,生长速度不一;乳房皮肤可红肿、温度升高,少数有橘皮样改变;乳头乳晕有乳头溢液(性质多样)、乳头内陷;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儿童可能更明显)、乏力;病程呈慢性迁延性,易反复,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对病程有影响。
发病部位与表现:多发生于乳腺实质,常为单发肿块,也可多发。肿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在1-5cm左右,但也有更大的情况。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多不清楚,与周围组织粘连,可伴有压痛。从年龄因素来看,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育龄女性相对更常见,这可能与育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发病风险。对于有乳腺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曾有乳腺炎症等病史,再次发生肉芽肿性乳腺炎时肿块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
生长速度:肿块生长速度可快可慢,部分患者在数周内肿块可明显增大,而有些患者可能数月内缓慢增大。
乳房皮肤改变
红肿表现:病变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肿,红肿范围与肿块大小相关,一般肿块周围皮肤红肿较为明显。皮肤温度可升高,这是由于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炎症细胞浸润等引起。在性别方面,女性相对男性更易出现这种皮肤改变,可能与女性乳腺组织相对丰富等因素有关。年龄上,中青年女性可能因为自身免疫调节等因素,在炎症反应时更易出现皮肤红肿表现。
橘皮样改变:少数患者可出现类似橘皮样的皮肤改变,这是因为皮下淋巴管被炎症细胞阻塞,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皮肤出现橘皮样外观。
乳头乳晕改变
乳头溢液:部分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溢液性质可为浆液性、血性或脓性。乳头溢液的出现与乳腺导管受到炎症刺激有关,炎症导致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对于有乳头溢液的患者,需要进一步鉴别是肉芽肿性乳腺炎引起还是其他乳腺疾病引起,如导管内乳头状瘤等。
乳头内陷:随着病情进展,肿块累及乳头周围组织时,可能出现乳头内陷。这是因为炎症导致乳头周围组织纤维化、挛缩等,使得乳头不能正常突出。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可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反应的一种全身性表现,由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者如果发生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热表现可能相对更为明显,且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相对不完善,高热可能对儿童机体造成更严重影响。生活方式上,长期营养不良等可能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这与炎症消耗机体能量、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等因素有关。乏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需要患者适当休息,以利于机体恢复。
病程特点
慢性迁延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病程一般较长,呈慢性迁延性经过。病情容易反复,即使经过治疗,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复发。这与疾病的自身免疫性炎症特点有关,机体免疫系统持续对乳腺组织进行攻击,导致炎症难以彻底消除。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病程迁延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病程迁延可能更为明显;而年轻患者如果能及时规范治疗,可能病程相对较短,但也存在复发的可能。生活方式中,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等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导致病程迁延不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