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胃溃疡有疼痛、消化系统及其他伴随等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性质多样,节律为进食-疼痛-缓解;消化系统症状有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改变;其他伴随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黑便或呕血,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疼痛症状
(一)疼痛部位
胃溃疡的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通常在剑突下正中或偏左的位置。这是因为胃溃疡是发生在胃黏膜的溃疡性病变,病变部位受到胃酸、胃蛋白酶等的刺激以及胃蠕动时的牵拉等,会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感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疼痛部位可能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部分老年人可能痛觉感知不敏感,疼痛部位表述可能不精准。
(二)疼痛性质与节律
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剧痛等。其典型的节律性为进食-疼痛-缓解。进食后,食物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作用于溃疡面,导致疼痛发作,一般在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出现疼痛,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食后又重复此规律。这种节律性与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的昼夜节律以及食物刺激胃蠕动等生理过程相关。长期吸烟、饮酒或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疼痛节律可能会有所改变,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胃酸分泌及胃黏膜的正常功能。
二、消化系统相关症状
(一)反酸、烧心
由于胃溃疡患者胃内环境改变,胃酸分泌异常,可出现反酸症状,即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腔,感觉酸性物质上涌。同时,常伴有烧心感,是胸骨后或上腹部的一种灼热感,这是因为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所致。对于有肥胖、妊娠等情况的人群,由于腹内压升高,更容易出现反酸、烧心症状,因为腹内压升高会增加胃酸反流的几率。
(二)恶心、呕吐
部分胃溃疡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多在疼痛发作时伴随出现,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少量胆汁。这是因为溃疡病变刺激胃黏膜,导致胃蠕动功能紊乱,胃排空延迟等。儿童胃溃疡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需特别注意,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应密切关注其液体和电解质平衡。
(三)食欲改变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由于胃部疼痛不适,进食后症状加重,导致患者进食意愿降低。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疼痛导致的神经反射等出现食欲异常增加的情况,但相对较少见。长期患有胃溃疡且病史较长的人群,可能会因为营养摄入不足等出现体重下降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可能导致身体机能进一步下降。
三、其他伴随症状
(一)消化不良
患者常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腹胀、早饱等。腹胀是因为胃排空减慢,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生气体等导致腹部胀满感;早饱是指进食少量食物就感觉有饱腹感。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因为运动减少会影响胃肠蠕动功能。
(二)黑便或呕血
如果胃溃疡导致血管破裂,可能出现黑便,这是因为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外观似柏油样。严重时可能出现呕血,呕吐物为鲜红色或咖啡样物质。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出现黑便或呕血时要警惕可能同时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情况,需紧急处理。老年人出现黑便或呕血时,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