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乳腺炎可以继续母乳吗
急性乳腺炎多数情况下可继续母乳,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需求并助炎症消退,患病侧停哺会致淤积加重等;继续母乳需注意局部护理(哺乳前热敷、保证正确含接姿势)、全身状况监测(密切监测体温等)、患侧乳房护理(哺乳后适当吸出乳汁且注意吸奶器压力);特殊人群如新生儿要观察其吃奶等情况,高龄哺乳期女性要注重休息营养并密切监测乳腺炎进展,总之需多方面注意并依人群特点调整关注。
一、急性乳腺炎时继续母乳的可行性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数情况下得了急性乳腺炎可以继续母乳。一方面,母乳喂养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还能通过婴儿的吸吮帮助疏通乳腺导管,促进炎症消退。研究表明,婴儿的吸吮动作可以有效刺激乳腺导管,减少乳汁淤积,而乳汁淤积是急性乳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另一方面,患病一侧乳房停止哺乳可能导致乳汁淤积加重,且断奶后再恢复哺乳会增加哺乳困难等问题。但如果乳腺炎伴有全身严重感染症状(如高热等),或乳房局部有脓肿形成且需要进行特殊治疗时,可能需要暂停患侧乳房哺乳,但健侧乳房可以继续哺乳。
二、继续母乳的注意事项
1.局部护理方面
哺乳前可以热敷乳房,每次15-20分钟,温度控制在40-50℃,有助于促进乳腺导管扩张,利于乳汁排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哺乳期女性,热敷的操作要点有所不同,年轻哺乳期女性皮肤敏感度相对较高,要注意温度适中;而经产妇可能对温度耐受稍好,但也需避免烫伤。
哺乳时要确保婴儿含接姿势正确,婴儿应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这样能有效吸吮乳汁,同时减少对乳头的损伤。对于婴儿年龄较小的情况,如新生儿,要特别注意含接姿势的正确性,因为不正确的含接可能加重乳头损伤,进而影响乳腺炎的恢复。
2.全身状况监测
母亲要密切监测自身的全身状况,包括体温、精神状态等。如果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可以通过继续哺乳、多饮水等方式观察;但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寒战等严重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哺乳计划。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母亲,如既往有乳腺相关疾病史等,在急性乳腺炎时继续母乳更要谨慎监测全身状况,因为基础病史可能影响身体对炎症的反应和恢复能力。
3.患侧乳房护理
患侧乳房在哺乳后可以使用吸奶器适当吸出乳汁,保持乳腺导管通畅,但要注意吸奶器的使用压力不宜过大,避免进一步损伤乳腺组织。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哺乳期女性,吸奶器的选择和使用压力调节也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舒适度高的吸奶器,而经产妇可能根据自身经验调整压力,但都要以不加重乳房损伤为原则。
三、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1.新生儿
新生儿在母亲患急性乳腺炎继续母乳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吃奶情况、精神状态和大便情况等。如果婴儿出现吃奶减少、精神萎靡或大便异常等情况,可能提示婴儿对乳汁中的一些变化有不适应,需及时就医评估。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对乳汁成分的微小变化可能更敏感。
2.高龄哺乳期女性
高龄哺乳期女性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在急性乳腺炎继续母乳时,要更加注重自身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更密切监测乳腺炎的进展情况,因为高龄可能导致身体恢复能力减弱,乳腺炎可能更容易加重或转为慢性。
总之,得了急性乳腺炎时多数情况可以继续母乳,但需要在局部护理、全身状况监测等多方面加以注意,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