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预防急性乳腺炎
哺乳期预防急性乳腺炎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保持乳房清洁,日常、哺乳前后均要清洁;采用正确哺乳姿势与频率,保证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按需哺乳并交替喂养,必要时用吸奶器排空;穿戴合适内衣,选棉质宽松合适尺寸的;增强身体抵抗力,均衡饮食、充足休息;及时处理乳头问题,乳头皲裂涂护乳产品,乳头内陷温和矫正;特殊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肥胖产妇更要注重相关措施。
哺乳前后清洁:哺乳前,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乳头;哺乳后,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因其含有抑菌物质,有助于保护乳头皮肤。
正确哺乳姿势与频率
哺乳姿势:应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不仅仅是乳头。正确的含接姿势能使乳汁充分排空,防止乳汁淤积。比如,婴儿正确含接时,母亲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且能保证乳腺导管充分通畅。
哺乳频率:按需哺乳,让婴儿充分吸吮乳房,一般建议每2-3小时哺乳一次,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次哺乳尽量将一侧乳房排空后再换另一侧。如果婴儿不能完全排空乳房,可用吸奶器辅助排空,防止乳汁积聚。有研究显示,规律且充分的哺乳能维持乳腺导管的通畅,降低乳腺炎发生概率。
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材质:哺乳期应选择棉质、宽松、舒适的内衣,避免过紧的内衣压迫乳房,影响乳腺血液循环和乳汁排出。棉质内衣透气性好,能减少皮肤与内衣之间的摩擦,降低对乳房皮肤的刺激。
合适尺寸:内衣尺寸要合适,不能过紧束缚乳房,也不能过松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合适的内衣能维持乳房的正常形态,保证乳腺导管的良好通畅性。
增强身体抵抗力
均衡饮食:哺乳期女性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充足的营养有助于维持身体良好的状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患病风险。例如,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功能维持的重要物质基础,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等成分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哺乳期女性身体较为虚弱,充足的休息能让身体各系统更好地恢复和运作,有助于维持自身的免疫状态,降低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几率。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的易感性。
及时处理乳头问题
乳头皲裂处理:如果出现乳头皲裂,要及时处理。可在哺乳后涂抹羊毛脂软膏等安全的护乳产品,促进乳头皲裂的愈合。乳头皲裂若不及时处理,细菌容易通过裂口侵入乳腺组织,引发乳腺炎。
乳头内陷矫正:对于乳头内陷的女性,可在孕期进行适当的矫正,但要注意方法温和。在哺乳期,若乳头内陷影响哺乳,可通过手法牵引等方式辅助婴儿含接,但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乳头。乳头内陷时,乳汁排出不畅,容易导致乳汁淤积,增加乳腺炎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在哺乳期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注重以上各项措施。由于身体机能相对下降,抵抗力可能较弱,更需严格保持乳房清洁、正确哺乳等,以降低急性乳腺炎发生几率。
有基础疾病产妇:如果产妇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更容易发生感染,包括急性乳腺炎。这类产妇除了遵循上述预防措施外,还需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维持血糖稳定,同时密切关注乳房情况,一旦有异常及时就医。
肥胖产妇:肥胖产妇乳房局部脂肪较多,血液循环可能相对较差,且容易出汗,若不注意清洁,更易滋生细菌。这类产妇要特别注意保持乳房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紧压迫乳房,同时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急性乳腺炎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