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症状
颅内压增高会引发头痛(儿童表现有特点且早期可能不典型)、呕吐(婴幼儿表现不典型)、视神经乳头水肿(长期可致视力问题,特定人群需警惕);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包括运动障碍(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感觉障碍(不同人群表现不同)、语言障碍(不同年龄及有特定病史者需关注);部分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不同年龄发作表现有别,有特定情况的儿童需及时检查,发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
1.头痛:是脑肿瘤常见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随着肿瘤增大,颅内压逐渐升高,头痛可进行性加重,一般夜间或清晨时较明显。儿童脑肿瘤患者头痛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头痛往往通过情绪变化等体现。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可使骨缝分离,一定程度上缓解头痛症状,所以儿童脑肿瘤早期头痛表现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2.呕吐:常呈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多在头痛剧烈时出现。这是由于肿瘤导致颅内压升高,刺激延髓呕吐中枢所致。在婴幼儿中,可能仅表现为烦躁不安、吐奶等情况,需警惕脑肿瘤可能。
生活方式影响:如果患儿原本生活规律,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喷射性呕吐,要高度重视,可能与脑肿瘤引起的颅内压变化有关。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等。长期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儿童若出现这种情况,会影响其视觉发育和日常活动。
病史因素:有头部外伤史或有家族脑肿瘤遗传倾向的儿童,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更应及时排查脑肿瘤。
二、神经系统定位症状
1.运动障碍
肢体无力:肿瘤若压迫运动传导通路,可导致相应肢体无力。例如额叶肿瘤可能引起对侧肢体不完全性瘫痪,开始可能表现为肢体活动不灵活,逐渐加重。在成年患者中,可能会发现自己拿东西没以前稳当,行走时步态异常;儿童则可能表现为不能正常跑跳、攀爬等。
年龄差异:儿童脑肿瘤导致的运动障碍,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能影响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如出现肌肉萎缩等情况比成人更快。
2.感觉障碍
躯体感觉异常:顶叶肿瘤常引起对侧躯体感觉障碍,如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成人可能会自觉身体某部位有异样感觉,而儿童可能通过哭闹、搔抓等行为表现出不适,但由于表述不清,容易被误解。
生活方式与病史:有头部手术史或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出现感觉障碍时更需考虑脑肿瘤相关可能。
3.语言障碍:若肿瘤位于优势半球(通常为左侧大脑半球),可引起语言功能障碍。如运动性失语表现为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则表现为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无意义,不能理解他人言语。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不同,儿童可能在语言发育阶段出现语言能力倒退等情况。
年龄与病史:儿童脑肿瘤导致语言障碍时,需结合其原本的语言发育情况来判断,有早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病史的儿童出现语言障碍更应警惕脑肿瘤。
三、癫痫发作
部分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可表现为全身性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脑肿瘤引起癫痫的机制是肿瘤组织刺激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不同年龄患者癫痫发作表现有差异,儿童癫痫发作可能更频繁且形式多样,而成人可能有相对固定的发作形式。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有脑肿瘤家族史的儿童,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癫痫发作,要及时进行脑部相关检查,因为脑肿瘤可能是潜在病因。癫痫发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受伤,尤其是儿童,要防止其在发作时撞到硬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