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哺乳期乳腺炎症状
乳腺炎有局部症状如乳房红肿热痛、肿块形成,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全身不适,哺乳期女性及有特殊病史人群易发病,需与乳腺增生、炎性乳腺癌鉴别,局部症状表现为乳房某区域红肿热痛、可触及质地硬边界不清肿块,全身症状有不同程度发热、伴寒战、全身不适,哺乳期女性高发与哺乳相关因素有关,特殊病史人群风险高,乳腺增生疼痛周期与乳腺炎不同,炎性乳腺癌进展快且无明显哺乳期诱因,可通过检查鉴别。
一、局部症状
1.乳房红肿热痛:乳腺炎最常见的局部表现为乳房某一区域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伴有明显的疼痛,疼痛可为搏动性,也可呈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尤其在哺乳时疼痛往往会加剧,这是由于炎症刺激乳腺组织及周围神经所致。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乳腺炎患者乳房局部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扩张、组织水肿,进而引发红肿热痛的症状。
2.肿块形成:乳房内可触及肿块,肿块的大小不一,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肿块的出现是因为炎症导致乳腺组织的渗出、增生等病理改变,使得局部组织形成团块样改变。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能会逐渐增大,且压痛明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这是因为机体对炎症刺激产生免疫反应,释放致热原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一般来说,炎症越严重,发热的程度可能越高。例如,临床观察发现,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约有七成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呈中度以上发热。
2.寒战: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可伴有寒战,这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寒战的出现往往提示感染较为严重,细菌毒素等物质刺激机体,引起肌肉不自主收缩,从而产生寒战表现。
3.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以及毒素吸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患者感觉身体虚弱、精神欠佳,对日常活动和进食等产生影响。
三、不同年龄及人群的特点
1.哺乳期女性: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是乳腺炎的高发人群,这与哺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乳头损伤、乳汁淤积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乳头皲裂后细菌容易侵入乳腺组织引发炎症;而乳汁淤积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不同哺乳阶段的女性都可能发病,但通常在产后1~2个月内较为常见。
2.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乳腺手术史、乳腺外伤史或本身存在乳腺导管畸形等病史的产妇,发生乳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些特殊病史可能导致乳腺局部的解剖结构或组织状态发生改变,使得乳汁排出不畅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引发乳腺炎。例如,有乳腺手术史的产妇,手术瘢痕可能影响乳腺组织的正常功能,增加乳汁淤积及感染的机会。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乳腺增生:乳腺增生也可出现乳房胀痛等症状,但一般为周期性疼痛,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乳房肿块多为双侧多发,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韧而不硬,与乳腺炎的局部红肿热痛及单发或多发肿块的特点有所不同。通过乳腺超声等检查可以辅助鉴别,乳腺增生在超声下多表现为乳腺组织增厚、结构紊乱等,但无明显的炎症性改变。
2.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也会出现乳房红肿、发热等表现,但病情进展往往更为迅速,乳房皮肤可出现橘皮样改变,病变范围通常较广,可累及大部分乳房甚至整个乳房,且一般无明显的乳汁淤积等哺乳期常见诱因。通过病理活检等可以明确鉴别,炎性乳腺癌的病理检查可见大量癌细胞浸润等特征性表现,而乳腺炎主要是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