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性乳腺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乳房红肿热痛、形成肿块,全身有发热、寒战、乏力;哺乳期女性患病常见且有其症状特点和注意事项,非哺乳期女性患病相对较少也有相应症状特点和注意事项,需重视不同人群患病情况及及时处理。
1.局部症状
乳房红肿热痛:患病乳房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红肿,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有疼痛感觉。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组织充血水肿,同时炎症介质刺激神经引起疼痛。例如,初产妇由于乳头皮肤相对娇嫩,容易发生破损,细菌入侵后易引发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表现,在哺乳期女性中较为常见。
肿块形成:随着病情发展,乳房内可能会形成肿块。肿块的大小、质地因病情而异,有的肿块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这是由于炎症导致乳腺组织发生炎性浸润、渗出,形成局限性的炎性包块。比如,炎症初期可能只是局部小的炎性浸润灶,若未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则会形成较明显的肿块。
2.全身症状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39℃甚至更高。这是因为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后,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例如,急性乳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会引起机体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发热。一般来说,轻度感染时可能是低热,感染较重时则会出现高热。
寒战: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可能会伴有寒战,这是因为体温骤升时,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从而引起寒战。例如,当细菌感染较为严重时,机体的炎症反应强烈,就可能出现寒战症状,这提示感染可能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
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这与机体处于炎症状态,消耗大量能量以及身体的不适等因素有关。因为炎症反应会使机体的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同时发热等症状也会让患者感到身体虚弱,从而出现乏力的表现。
不同人群急性乳腺炎症状特点及相关考虑
1.哺乳期女性
症状特点:哺乳期女性急性乳腺炎较为常见,除了上述一般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外,由于处于哺乳期,还可能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例如,乳房肿块可能会导致乳汁排出不畅,进一步加重炎症。而且,乳头的损伤可能与哺乳姿势不正确等因素有关,如婴儿含接乳头不当,会导致乳头皲裂,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从而引发急性乳腺炎。
注意事项: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的哺乳姿势非常重要,每次哺乳后应将剩余乳汁排空,避免乳汁淤积。如果出现乳房局部不适,应及时处理,防止炎症进一步发展。因为哺乳期女性的乳汁是婴儿的重要食物来源,所以在处理急性乳腺炎时,要权衡治疗对哺乳的影响,尽量选择不影响婴儿健康的治疗方式,但如果炎症较重,可能需要根据情况暂停患侧乳房哺乳,但要保持乳汁的排出,防止乳汁淤积加重。
2.非哺乳期女性
症状特点:非哺乳期女性患急性乳腺炎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局部的红肿热痛以及全身症状可能与哺乳期有所不同,不过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是炎症导致的局部和全身反应。例如,非哺乳期女性的急性乳腺炎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肿块的形成原因可能与非哺乳期的乳腺组织病变及炎症反应相关。
注意事项: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房不适时也应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因为非哺乳期的乳腺疾病也可能有恶性病变等情况,需要明确诊断。其治疗也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由于非哺乳期女性的乳腺组织状态与哺乳期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对乳腺功能等方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