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的方法
乳腺纤维瘤手术主要有传统开放手术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传统开放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做适当切口切除瘤体,适用于较大、多发纤维瘤;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利用真空辅助系统,切口小,适用于较小、多发纤维瘤。术前要进行一般检查和乳房评估,术后要注意切口护理、休息活动及定期复查,不同年龄患者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传统开放手术
1.手术原理及操作:传统开放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通过在乳房表面做一个适当大小的切口,将乳腺纤维瘤完整切除。医生会根据纤维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一般会尽量选择较为隐蔽的部位,以减少对外观的影响。此手术方式对于单发且较大的乳腺纤维瘤较为适用。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需准确分离周围组织,找到纤维瘤并完整取出。
2.适用情况:适用于瘤体较大(直径通常大于2-3厘米)、多发且临床评估需手术干预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对于年龄较大、乳房组织相对致密但纤维瘤较明显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能较为直接地将瘤体取出,但术后可能会留下相对较明显的疤痕,这与患者的皮肤愈合能力等因素有关,年轻女性可能会对此较为在意。
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1.手术原理及操作: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是利用真空辅助旋切系统进行手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较小的切口(一般约0.3-0.5厘米)插入旋切刀,在超声等影像引导下,将乳腺纤维瘤逐块旋切取出。该系统可以准确地定位瘤体,能够对较小的纤维瘤以及多发的纤维瘤进行切除,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负压吸引将切除的组织吸出。
2.适用情况:适用于瘤体较小(直径多在1-3厘米之间)、多发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注重乳房外观的患者较为合适,因为其切口小,术后疤痕不明显。但对于瘤体过大或位置特殊(如靠近乳晕等特殊区域)的纤维瘤可能不太适用。该手术对操作人员的超声定位等技术要求较高,不同年龄患者只要符合瘤体大小等条件均可考虑,但年龄较小患者术后恢复需注意切口护理等情况。
三、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1.术前准备
一般检查:术前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适范围,以降低手术风险。例如,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应尽量控制在空腹血糖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以下等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样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乳房评估: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纤维瘤的数量、大小、位置等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患者,乳房的生理状态不同,年轻患者乳房组织相对柔软,而年龄较大患者乳房组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等情况,在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
2.术后护理
切口护理: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都需要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避免其搔抓切口部位,因为儿童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导致切口感染等问题。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也需要进行适度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恢复。不同年龄患者休息与活动的程度有所不同,年轻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但也不宜过度劳累;年龄较大患者则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活动。
复查: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术后1-3个月进行乳腺超声等检查,以了解有无复发等情况。对于有家族乳腺疾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复查的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