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在妊娠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面存在差异,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且排空后6个月内发病,临床症状出现相对较晚,阴道流血多为排空后持续或间断性,子宫多为不均匀性增大,肺转移等相对少见,血β-HCG呈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或有波动,超声表现为子宫肌层内蜂窝状病灶,组织学可找到绒毛;绒毛膜癌可继发于葡萄胎或非葡萄胎妊娠,发病时间灵活,症状出现可能更急,阴道流血不规则,子宫常复旧不全,肺转移等远处转移发生率相对较高,血β-HCG升高更明显,超声可见子宫肌层内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病灶,组织学找不到绒毛,两者均以化疗为主,治疗方案依病情而异,需考虑生育等因素及人文关怀。
一、病史方面
1.妊娠史:侵蚀性葡萄胎多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一般发生在葡萄胎排空后6个月内;绒毛膜癌可继发于葡萄胎妊娠,也可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如流产、足月产、异位妊娠等,发病时间相对较灵活,可在葡萄胎排空后1年以上发生。
2.症状出现时间:侵蚀性葡萄胎临床症状出现相对较晚,多在葡萄胎排空后一段时间逐渐出现;绒毛膜癌症状出现可能相对更急,例如在非葡萄胎妊娠后较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相关症状。
二、临床表现方面
1.阴道流血:两者均可有阴道流血表现,但侵蚀性葡萄胎阴道流血多为葡萄胎排空后持续或间断性阴道流血;绒毛膜癌阴道流血可表现为在葡萄胎排空后或非葡萄胎妊娠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
2.子宫复旧情况:侵蚀性葡萄胎患者子宫多为不均匀性增大,常因肌层内有病灶或宫腔内有积血等原因;绒毛膜癌患者子宫常复旧不全,也可因病灶影响出现子宫大小异常等情况,但两者在子宫复旧方面的具体表现有一定差异。
3.转移灶表现:
肺转移:两者均可发生肺转移,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但侵蚀性葡萄胎肺转移发生率相对低于绒毛膜癌,且转移灶的数量、大小等可能有所不同;绒毛膜癌肺转移较为常见,转移灶可导致肺部相关症状更明显。
其他转移:侵蚀性葡萄胎脑转移、肝转移等相对少见;绒毛膜癌除肺转移外,脑转移等远处转移发生率相对较高,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肝转移可出现肝区疼痛等表现。
三、辅助检查方面
1.血β-HCG测定:两者血β-HCG均异常升高,但侵蚀性葡萄胎患者血β-HCG多在葡萄胎排空后呈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或有波动的情况;绒毛膜癌患者血β-HCG升高更为明显,且在非葡萄胎妊娠后血β-HCG也会异常升高,其下降规律与侵蚀性葡萄胎有所不同。
2.超声检查:
侵蚀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子宫肌层内有局灶性或弥漫性强光点或光团与无回声区相间的蜂窝状病灶;
绒毛膜癌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内有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的病灶,也可表现为宫旁转移病灶等情况。
3.组织学检查:侵蚀性葡萄胎在子宫肌层内或子宫外转移灶中可找到绒毛或退化的绒毛阴影;绒毛膜癌在子宫肌层内或子宫外转移灶中找不到绒毛结构,这是两者最根本的鉴别点。
四、治疗方面
两者均以化疗为主,手术等为辅助治疗,但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侵蚀性葡萄胎对化疗敏感,预后相对较好;绒毛膜癌恶性程度更高,在治疗时需要更积极评估病情制定方案,但总体也是以化疗为主要手段。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要在治疗时充分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等因素,而对于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则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特殊人群如年轻女性等,在治疗时要更注重保留生育功能等人文关怀方面的考虑,在化疗药物选择等方面要综合评估其对身体的长期影响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