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水肿怎么办才能不复发
肾病综合征需多方面预防水肿复发,一是积极治疗基础肾病,如针对不同肾病类型规范用药;二是合理控制水盐摄入,严格限盐,据尿量调水摄入;三是适当抬高水肿部位,利于回流减水肿;四是适度运动与休息结合,稳定期有氧运动,保证充足休息;五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及时调整方案;六是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营养均衡防感染,老年要兼顾基础病调整水盐摄入。
一、积极治疗基础肾病
肾病综合征的根本是肾脏病变,需针对原发肾病进行规范治疗。如膜性肾病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微小病变型肾病常对糖皮质激素敏感,通过正规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肾脏炎症,减少蛋白尿,这是从根源上解决水肿复发问题的关键。例如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微小病变型肾病,可使大部分患者蛋白尿得到控制,水肿消退。
二、合理控制水盐摄入
盐的摄入: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控制在2-3克以内。因为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盐的添加,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成年人也要自觉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
水的摄入:根据尿量调整水的摄入量。一般来说,尿量在1000-1500ml/d的患者,每日水的摄入量可控制在1500ml左右,但如果存在明显水肿或少尿情况,水的摄入需严格限制,一般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即可。比如肾病综合征合并少尿的患者,过多饮水会进一步加重水肿,加重肾脏负担。
三、适当抬高水肿部位
对于有水肿的患者,特别是下肢水肿的情况,可适当抬高下肢,一般将下肢抬高15-30度左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减轻水肿。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辅助减轻水肿。例如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时,家长可以用枕头等将儿童的下肢垫高,促进血液回流。
四、适度运动与休息结合
运动方面:在病情稳定期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可选择轻松的户外活动,如在公园缓慢行走;成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散步等运动。
休息方面:保证充足的休息,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保证7-8小时睡眠,儿童保证10-12小时睡眠。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的修复,减少水肿复发的风险。例如肾病综合征患者过度劳累后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水肿加重。
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指标。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如尿蛋白是否出现反复、肾功能是否有异常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水肿复发。不同病情的患者复查间隔时间不同,一般病情稳定的患者可1-2个月复查一次,病情不稳定时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复查。比如尿蛋白出现波动时,需要尽快就医调整治疗。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及预防水肿复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但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饮食。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常见诱因,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要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注意个人卫生。
老年患者: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控制水肿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例如在使用药物控制肾病综合征的同时,要注意降压、降糖药物与治疗肾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患者水肿时要更小心地调整水盐摄入,防止因水盐摄入不当加重心、肾等器官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