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异常妊娠,分完全性和部分性,病因与营养、染色体、内分泌有关,有停经后阴道流血等表现,通过超声和hCG测定诊断,治疗有清宫术和子宫切除术,需随访监测hCG等,不同患者需综合个体情况处理,再次妊娠风险可能增加要加强监测。
一、葡萄胎的分类
1.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
2.部分性葡萄胎: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局部滋养细胞增生,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但胎儿多已死亡,有时可见较孕龄小的活胎或畸胎,极少有足月婴诞生。
二、葡萄胎的病因
1.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概率明显增高。
2.染色体异常: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常见核型是46,XX;部分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多数为三倍体,最常见的核型是69,XXY。
3.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易发生葡萄胎,如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40岁的女性葡萄胎发生率明显升高。
三、葡萄胎的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患者在停经2-4个月后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开始量少,以后逐渐增多,有时可自然排出水泡样组织,可导致大量出血,甚至休克。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因葡萄胎迅速增长及宫腔内积血,约半数以上患者的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并伴有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
3.妊娠呕吐:出现时间一般较正常妊娠早,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
4.子痫前期征象:可在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症状较一般妊娠早,且容易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
5.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约7%的患者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如心动过速、皮肤潮湿和震颤,但突眼少见。
四、葡萄胎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水泡较大时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可在胎盘部位出现由局灶性水泡状胎块引起的超声图像改变,有时可见胎儿或羊膜囊,胎儿多合并畸形。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葡萄胎时血清hCG水平异常升高,高于相应孕周的正常妊娠值,而且在停经12周后hCG仍持续上升。
五、葡萄胎的治疗
1.清宫术:一经确诊,应及时清宫。一般选用吸刮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清宫时应注意预防出血过多、穿孔及感染,并应尽可能一次吸刮干净。
2.子宫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但需强调的是,子宫切除术不能防止葡萄胎发生远处转移。
六、葡萄胎的随访
1.hCG监测:葡萄胎清宫后每周测定一次hCG,直至连续3次正常,然后每月一次持续至少6个月,此后可每2个月一次持续至少半年。如第2年未怀孕,可每半年一次,共随访2年。
2.超声检查:每次随访时除监测hCG外,还应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及有无异常占位。
3.临床表现:注意询问患者有无阴道流血、咳嗽、咯血等症状。
4.其他:随访期间应可靠避孕1年,首选避孕套,也可选用口服避孕药,一般不选用宫内节育器,以免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或导致穿孔。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在葡萄胎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其个体情况。年轻患者相对身体状况较好,在处理上可能更倾向于保留生育功能的方式,但仍需严格遵循诊疗规范;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则更多考虑子宫切除术等方式。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发生葡萄胎的风险可能增加,需加强孕前及孕期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