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损伤神经系统、增加第二原发肿瘤风险;化疗会引起血液系统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影响生殖系统发育
一、放疗对儿童身体的危害
1.生长发育相关影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放疗可能影响骨骼生长。例如,头颅放疗可能导致颅面部骨骼发育异常,影响面部外观和生长潜力;脊柱放疗可能干扰脊柱的正常生长,导致身高增长受限等。研究表明,接受头颅放疗的儿童,其成年后的身高可能低于正常同龄人,这是因为放疗射线可能损伤了骨生长板等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结构。
2.内分泌功能紊乱
放疗可能累及内分泌腺体,如垂体。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放疗后可能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影响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速度;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儿童代谢减缓、智力发育受影响等;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会导致青春期发育延迟或异常等。
3.神经系统损伤
脑部肿瘤放疗可能对周围正常脑组织产生损伤,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儿童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等情况。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接受脑肿瘤放疗的儿童,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往往不如未接受放疗的同龄儿童,这与放疗对脑组织的辐射损伤,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结构有关。
4.第二原发肿瘤风险增加
放疗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手段,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诱导正常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增加日后患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儿童的细胞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且放疗后的长期生存时间较长,使得这种风险在日后逐渐显现的可能性增加。
二、化疗对儿童身体的危害
1.血液系统抑制
化疗药物常导致骨髓抑制,使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白细胞减少会使儿童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发热、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红细胞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内脏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多项化疗相关研究显示,几乎所有接受化疗的儿童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血液系统抑制。
2.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恶心、呕吐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腹泻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口腔溃疡会使儿童进食疼痛,进一步加重营养问题。例如,某些化疗药物可导致儿童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需要采取止吐等对症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
3.肝肾功能损害
部分化疗药物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肾功能损害可出现肌酐升高、蛋白尿等。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相对较差,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因此,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心脏毒性
某些化疗药物具有心脏毒性,可能损伤心肌细胞,影响心脏功能。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的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潜在危害更应引起重视。例如,蒽环类化疗药物是常见的具有心脏毒性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问题,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远期健康。
5.生殖系统影响
对于青春期前的儿童,化疗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男性儿童可能出现精子生成障碍,女性儿童可能出现卵巢功能受损,导致月经不调、生育能力下降等问题。这是因为化疗药物可能损伤生殖细胞,影响性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对儿童未来的生育健康产生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