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相对不严重,恶性即乳腺癌较严重。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诊断方法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严重程度通过分期、分子分型评估。治疗上良性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采用手术结合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发现乳腺异常应及时就医诊治。
一、乳腺肿瘤的分类及严重程度初步判断
乳腺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乳腺肿瘤:相对来说不严重,常见的有纤维腺瘤等,一般生长缓慢,边界清楚,活动度好,通过手术切除通常可以治愈,对生命健康影响较小,但也需定期复查监测有无变化。
恶性乳腺肿瘤:也就是乳腺癌,相对严重,它是一种恶性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若不及时治疗,肿瘤细胞可侵犯周围组织并转移至其他部位,如骨、肺、肝、脑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二、恶性乳腺肿瘤(乳腺癌)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严重性体现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发病风险有差异,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乳腺癌发病风险逐渐升高,中老年女性相对更易患乳腺癌,但年轻女性也不可忽视,近年来年轻乳腺癌患者有增多趋势。例如,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而年轻女性乳腺癌可能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行为特点等。
(二)性别因素
虽然男性也可能患乳腺癌,但女性发病几率远高于男性,这是由生理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女性乳腺组织相对更易发生相关病变演变。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高脂肪饮食可能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等,缺乏运动和肥胖会导致身体代谢等出现异常,从而使患恶性乳腺肿瘤的可能性增大。例如,有研究表明肥胖女性患乳腺癌后预后相对可能更差等情况。
(四)病史因素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若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情况,若未得到有效处理,进展为恶性肿瘤的风险也会升高。
三、乳腺肿瘤的诊断与评估
(一)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磁共振成像(MRI)等。乳腺超声可初步判断肿块性质,是囊性还是实性等;乳腺钼靶对发现微小钙化等有优势;MRI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评估更具价值,能更清晰显示肿瘤范围等。
病理活检:是确诊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等以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恶性肿瘤的具体类型等。
(二)严重程度评估
通过肿瘤的分期、分子分型等进行综合评估。例如,根据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等进行临床分期,分期越晚病情越严重。分子分型如HER-2过表达型、Luminal型等,不同分型预后等情况有所不同,HER-2过表达型相对侵袭性可能更强等。
四、乳腺肿瘤的治疗原则
(一)良性乳腺肿瘤治疗
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纤维腺瘤等,可密切观察,若有增大或出现相关症状则手术切除,手术相对简单,预后良好。
(二)恶性乳腺肿瘤(乳腺癌)治疗
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有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等不同术式,需根据肿瘤情况等选择合适术式。
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放疗用于杀灭局部残留的肿瘤细胞等;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如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靶向药物等,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之,乳腺肿瘤的严重程度因肿瘤的良恶性及具体情况而异,一旦发现乳腺异常肿块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