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垂体腺瘤是什么病
脑垂体腺瘤的症状与肿瘤大小、类型、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分泌激素等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激素分泌异常和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类型、生长速度、患者的年龄、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症状
脑垂体腺瘤的症状与肿瘤大小、类型、生长速度以及是否分泌激素等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激素分泌异常
(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患者可发生巨人症,成年以后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阳痿、阴毛稀少、睾丸缩小等,儿童患者可出现巨人症。
(3)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盛多,引起甲亢症状。
(4)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青春期前起病者,表现为青春发育停滞、身材矮小、体态肥胖、乳房发育、阴毛及腋毛稀少、外生殖器幼稚等。成人以后起病者,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发育、阴毛稀少、睾丸松软缩小、精神萎靡、乏力、畏寒、嗜睡、食欲减退、毛发脱落等。
2.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状
(1)头痛:约见于60%的患者,以双额部疼痛为甚,其次为顶部和枕部。
(2)视力视野障碍:垂体腺瘤向上方发展,影响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导致视神经受压,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3)海绵窦综合征:肿瘤向侧方发展,压迫第Ⅲ、Ⅳ、Ⅵ对颅神经,出现患侧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上睑下垂、眼球突出、面部无汗等。
(4)下丘脑综合征:肿瘤向后上发展,可压迫下丘脑,出现尿崩症、睡眠异常、体温调节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二、治疗
脑垂体腺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大小、类型、生长速度、患者的年龄、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脑垂体腺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垂体腺瘤较小、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选择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肿瘤。对于垂体腺瘤较大、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择经颅手术切除肿瘤。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症状。对于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和催乳素细胞腺瘤,可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等,抑制激素的分泌。对于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可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于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抑制激素的分泌。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脑垂体腺瘤。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切除不彻底的患者,可选择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法。外照射是使用X线或γ线对肿瘤进行照射,内照射是将放射性核素植入肿瘤组织内进行照射。
三、注意事项
1.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患者,在治疗前应咨询医生,了解治疗对生育的影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备孕。
2.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4.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对于儿童患者,治疗应更加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密切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
总之,脑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