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会引起什么病
肾萎缩原因包括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动脉狭窄、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性肾损害、梗阻性肾病;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肾性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等疾病,肾功能衰竭会致多种症状,肾性高血压会加重肾损害,贫血会致多种症状,钙磷代谢紊乱会影响骨骼健康。
一、肾萎缩的原因
1.先天性肾发育不全:部分人群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肾脏发育异常,导致肾脏体积较正常明显缩小,从出生起就存在肾萎缩情况,这种情况与遗传等胚胎发育相关因素有关,在胎儿时期肾脏的正常分化、生长过程出现障碍,使得肾脏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表现为肾萎缩。
2.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会使肾脏血液灌注不足,长期的缺血状态会导致肾脏实质逐渐萎缩。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可能有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动脉管壁脂质沉积、斑块形成,导致肾动脉管腔狭窄;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则好发于年轻女性,主要是肾动脉中层的异常导致管腔狭窄,进而影响肾脏血供引发肾萎缩。
3.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会不断破坏肾小球和肾小管等肾组织,随着病情进展,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逐渐减退,肾脏体积会逐渐缩小。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患慢性肾小球肾炎,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无明显绝对差异,但疾病的进展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状态、感染等因素有关,比如患者反复发生链球菌等感染,会加重肾脏的炎症损伤,促使肾萎缩发生。
4.高血压性肾损害: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同时肾动脉硬化也会影响肾脏血供,最终导致肾脏萎缩。高血压患者中,如果血压控制不佳,随着病程延长,更易出现肾萎缩情况,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相对更易发生肾损害进而导致肾萎缩,男性和女性高血压患者在这方面没有本质差异,但血压控制情况是关键影响因素。
5.梗阻性肾病:尿路结石、肿瘤等原因导致尿路梗阻,尿液排出受阻,使肾盂肾盏扩张,压迫肾实质,造成肾组织缺血、萎缩。各年龄段都可能因不同病因出现尿路梗阻,比如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尿路畸形导致梗阻,成年人可能因结石、肿瘤等,男性和女性都有发生可能,梗阻持续的时间越久,对肾脏的损害越严重,越易引发肾萎缩。
二、肾萎缩可能引起的疾病
1.肾功能衰竭:肾萎缩会使肾脏的功能单位大量丧失,肾脏无法正常完成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等功能,进而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根据病情进展速度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萎缩患者逐渐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概率较高,在肾功能衰竭阶段,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水肿、贫血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不同年龄段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治疗和预后上会有差异,比如儿童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更精细的治疗方案。
2.肾性高血压:肾萎缩导致肾脏分泌肾素等物质的平衡失调,会引起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肾萎缩引发肾性高血压时,都需要积极控制血压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女性和男性在肾性高血压的表现上无本质区别,但血压控制情况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同等重要。
3.贫血:肾萎缩会影响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不同年龄的肾萎缩患者贫血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等,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乏力等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贫血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加重病情。
4.钙磷代谢紊乱: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节功能受损,肾萎缩时肾脏排磷减少,会导致血磷升高,进而引起血钙降低,出现钙磷代谢紊乱。钙磷代谢紊乱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对于各个年龄段的肾萎缩患者都需要关注钙磷代谢情况,儿童可能影响骨骼正常发育,老年人则易发生骨折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