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3大早期症状
尿毒症早期会出现尿量改变、水肿和身体不适症状。尿量改变表现为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排出尿液能力弱,不同年龄尿量标准不同,不良生活方式等可影响)和尿量增多(夜尿增多因肾脏浓缩功能减退,老年人等易出现);水肿有晨起眼睑水肿(肾脏水钠排泄障碍致,年轻人等易出现)和下肢水肿(水钠潴留加重,长时间站立工作等人群易现);身体不适有乏力疲倦(代谢废物蓄积影响代谢功能致,长期劳累等人群易现)和食欲不振(毒素影响消化系统功能致,儿童等需重视)。
一、尿量改变
1.尿量减少:
尿毒症早期肾脏功能逐渐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得肾脏排出尿液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尿量减少。一般来说,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则称为少尿,少于100ml则称为无尿。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尿量标准有所差异,儿童尿量会根据年龄而变化,例如婴儿正常尿量为每天400-500ml,幼儿为500-600ml等。如果儿童尿量明显少于同龄正常范围,需警惕肾脏问题。长期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进而影响尿量。有慢性肾脏病史的患者,尿量改变往往是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信号,需要密切关注。
2.尿量增多:
部分尿毒症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夜间尿量增多的情况,即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减退,使得肾脏在夜间不能有效地浓缩尿液,导致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增加。对于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本身会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更容易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长期患病可能会累及肾脏,导致肾脏浓缩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夜尿增多现象,需要及时进行肾功能等相关检查。
二、水肿
1.晨起眼睑水肿:
尿毒症早期由于肾脏对水和钠的排泄功能障碍,水钠潴留,而眼睑部位组织比较疏松,所以晨起时容易出现眼睑水肿。对于年轻人,如果长期熬夜、过度疲劳,可能会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增加水钠潴留的风险,更容易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也可能导致眼睑水肿。有肾脏基础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自身发生肾脏病变出现晨起眼睑水肿的概率相对较高。
2.下肢水肿:
随着病情进展,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除了眼睑水肿外,还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尤其是在下午或傍晚时更为明显,因为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会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加重水肿情况。对于从事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下肢水肿的风险相对较高。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脂肪堆积,可能会影响肾脏的血液循环和代谢,也更容易出现下肢水肿。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心功能不全可能会导致体循环淤血,进而加重肾脏的水钠潴留,引发下肢水肿。
三、身体不适症状
1.乏力、疲倦:
尿毒症早期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如尿素氮、肌酐等会在体内蓄积,这些毒素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疲倦的症状。对于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的人群,本身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更容易出现乏力、疲倦,此时如果合并肾脏问题,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包括肾脏功能,所以更容易出现乏力、疲倦等症状,需要关注肾脏功能的变化。有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的影响,也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倦,同时需要警惕是否合并肾脏病变。
2.食欲不振:
体内蓄积的毒素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进食量减少,对以往喜欢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对于儿童来说,食欲不振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如果儿童出现长期食欲不振,除了考虑消化系统本身的问题外,还需要排查肾脏等其他系统的疾病。有胃部疾病史的患者,本身消化系统就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合并肾脏病变时更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加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