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什么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分完全性和部分性,与营养、妊娠年龄等有关,有相应临床表现;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发病与葡萄胎清宫等有关;绒癌可继发于多种妊娠,有阴道流血、转移灶等表现;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较少见,与妊娠相关。诊断靠病史等,治疗以化疗为主,不同类型方案有差异,对有风险因素女性需加强监测随访。
一、葡萄胎
1.发病情况
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其发病与营养因素(如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妊娠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35岁的女性发病风险增高)等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患者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可伴有妊娠呕吐,且较正常妊娠出现早,症状重,持续时间长。还可能出现子宫异常增大、变软,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异常升高。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女性均有发病可能,年轻女性(小于20岁)和高龄女性(大于35岁)相对更易患完全性葡萄胎,生活方式方面,饮食中缺乏特定营养物质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对于部分性葡萄胎,妊娠年龄也是相关因素,高龄孕妇发生部分性葡萄胎的几率相对有一定变化趋势。
二、侵蚀性葡萄胎
1.发病情况
侵蚀性葡萄胎继发于葡萄胎,一般发生在葡萄胎排空后6个月以内。镜下可见水泡状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近处或远处器官。临床表现为在葡萄胎排空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性增大,血清hCG持续异常升高。
其发病与葡萄胎清宫不及时、葡萄胎排空后hCG下降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女性发病,发病前多有葡萄胎妊娠史,年龄方面,虽无特定严格年龄限制,但与葡萄胎的好发年龄有一定关联,生活方式对其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葡萄胎妊娠后的后续处理等情况与生活方式中的医疗依从性等有关。
三、绒毛膜癌
1.发病情况
绒癌可继发于葡萄胎、非葡萄胎妊娠(如流产、足月产、异位妊娠等)。绒癌的镜下特点为滋养细胞不形成绒毛或水泡状结构,高度增生并广泛侵入子宫肌层及血管,造成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在葡萄胎排空后、流产、足月产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子宫复旧不全或增大,血清hCG持续升高,还可出现转移灶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咯血,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
发病与妊娠相关,尤其是葡萄胎妊娠后发生绒癌的风险相对较高,非葡萄胎妊娠后发生绒癌的几率相对葡萄胎妊娠后低,但也有一定发病可能。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女性发病,有过相关妊娠史的女性易患,年龄方面无严格特定年龄限制,生活方式中妊娠后的医疗监测等情况与绒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关。
四、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1.发病情况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较少见,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可继发于足月产、流产或葡萄胎后,多为单发病灶。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多边形、圆形或梭形,肿瘤细胞可侵犯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外。临床表现为闭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血清hCG多为阴性或轻度升高。
发病与妊娠相关,尤其是有过相关妊娠经历的女性,年龄等因素对其发病的直接影响相对不如妊娠史显著。
2.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影响
女性发病,有妊娠史的女性易患,年龄方面无严格特定年龄限制,生活方式中妊娠后的健康管理等与该疾病的发现和处理有关。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hCG测定、超声检查等,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对于不同类型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治疗方案有所差异,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相关指标。对于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相关风险因素的女性,如年轻或高龄孕妇、有葡萄胎妊娠史等,应加强孕期监测和产后随访,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