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因尿路梗阻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肾功能减退的疾病。病因有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和后天性(结石、肿瘤、炎症与狭窄);临床表现有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腰部胀痛、排尿异常、感染表现);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首选,简便无创)、CT检查(精确,复杂情况适用)、静脉肾盂造影(了解通畅及形态,有过敏风险);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和引流尿液(肾积水严重、肾功能受损时先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再处理病因)
一、肾积水的定义
肾积水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蓄积使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肾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尿液从肾脏产生后,经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储存,当这个过程中任何部位出现梗阻,都可能引发肾积水。
二、肾积水的病因
1.先天性因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病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该部位发育异常,导致尿液通过受阻,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在儿童中相对多见,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异常:同样属于先天性结构异常,会影响尿液从输尿管向膀胱的正常输送,阻碍尿液排出。
2.后天性因素
结石:肾脏或输尿管内的结石可堵塞尿路,常见于成年人群,男性患尿路结石的概率相对较高,日常生活中饮水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结石形成风险,从而引发肾积水。
肿瘤: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的肿瘤生长可能阻塞尿路,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肿瘤的风险,进而影响尿路通畅导致肾积水。
炎症与狭窄:泌尿系统的炎症性病变,如输尿管炎等,可能导致输尿管狭窄;盆腔手术等也可能引起尿路狭窄,这些情况在成年人群中较为常见,有相关手术史或泌尿系统炎症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出现。
三、肾积水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型
部分肾积水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常见于轻度肾积水且肾功能代偿较好的情况,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尤其是那些本身没有明显不适但定期体检的人群。
2.有症状型
腰部胀痛: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当肾积水逐渐加重时,患者会感到腰部或腹部胀痛,疼痛程度因积水程度而异,一般在劳累后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出现,生活中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这种胀痛感。
排尿异常:若肾积水是由下尿路梗阻引起,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在成年人群中更为常见,一些有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此类排尿异常表现。
感染表现:严重肾积水时容易并发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腰痛加剧等症状,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易发生感染,如老年人、儿童等。
四、肾积水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简便无创,可清晰显示肾脏的形态、肾盂肾盏扩张情况以及输尿管是否扩张等,能初步判断肾积水的程度,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儿童也可安全进行超声检查。
CT检查:能更精确地显示尿路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肾脏实质的情况,对于复杂的肾积水情况诊断价值较高,成年人群常用此检查,但儿童需谨慎使用,尽量减少辐射暴露。
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尿路通畅情况及肾盂肾盏的形态,能显示梗阻部位,但有造影剂过敏风险,在使用时需评估患者情况,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能进行该检查,过敏体质者需特别注意。
五、肾积水的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对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通过手术解除狭窄;结石引起的肾积水可根据结石情况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法去除结石;肿瘤导致的肾积水则需针对肿瘤进行相应治疗。
2.引流尿液
当肾积水较严重,肾功能已有一定损害时,可能需要先通过放置输尿管支架、肾穿刺造瘘等方式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待肾功能恢复后再处理病因,各年龄段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儿童进行肾穿刺造瘘等操作需更加谨慎,密切关注术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