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症状多样且在特殊人群中有不同注意事项。症状方面,激素分泌异常表现各异,泌乳素型垂体瘤致女性月经紊乱、闭经、溢乳,男性性功能减退等;生长激素型垂体瘤青春期前致巨人症,青春期后引发肢端肥大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瘤引起库欣综合征;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瘤导致甲亢。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可致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及其他神经压迫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及青少年垂体瘤影响生长发育,治疗需关注对其生长和智力的影响;孕妇垂体瘤可能因孕期垂体增大而症状加重,治疗方案要谨慎;老年人垂体瘤致激素紊乱可能加重基础疾病,诊断治疗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
一、激素分泌异常相关症状
1.泌乳素型垂体瘤:女性患者常见症状为月经紊乱、闭经、溢乳,这是因为泌乳素水平升高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干扰了正常的排卵和月经周期。约70%80%的女性泌乳素瘤患者会出现闭经溢乳综合征。男性患者则多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如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等,还可能出现乳腺增生、溢乳,这是由于高泌乳素血症影响了雄激素的合成和作用。
2.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在青春期前,即骨骺未闭合时发病,会导致巨人症,患者身高异常增长,生长速度远超同龄人。如未经治疗,成年后身高可超过2米。在青春期后,骨骺闭合时发病,会引发肢端肥大症,主要表现为面容改变,如眉弓、颧骨突出,鼻唇增厚,下颌前突,同时手指、脚趾变粗,手掌、脚掌肥厚,还可能出现皮肤增厚、多汗等症状。研究表明,生长激素长期过度分泌,会刺激软骨、骨和软组织过度生长。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垂体瘤:会引起库欣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即脸部、颈部和腹部脂肪堆积明显,而四肢相对消瘦,形似满月脸、水牛背。同时还伴有皮肤紫纹,多分布于腹部、臀部和大腿内侧,这是由于皮质醇增多,导致皮肤弹力纤维断裂所致。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等症状,这与皮质醇对代谢、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的影响有关。
4.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瘤:相对少见,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多汗、心慌、手抖、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等症状。这是因为垂体分泌过多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
二、肿瘤压迫周围组织相关症状
1.头痛:多为早期症状,由于肿瘤生长使鞍内压力增高,刺激硬脑膜引起。头痛部位多在双侧太阳穴附近或眼眶后部,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随着肿瘤增大,头痛可能会逐渐加重。
2.视力视野障碍:肿瘤向上生长压迫视神经和视交叉,可导致视力下降,严重时可致失明。视野缺损常见为双颞侧偏盲,即双眼外侧视野缺失。这是因为视交叉的神经纤维排列特点,使得来自双眼颞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在此交叉,受肿瘤压迫易受损。约60%80%的垂体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视野障碍。
3.其他神经压迫症状:肿瘤向侧方生长可压迫海绵窦,累及其中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导致眼球运动障碍,患者可出现复视,即看东西有重影;若压迫三叉神经,会引起面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垂体瘤导致的激素分泌异常对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如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可导致巨人症或影响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矮小。一旦怀疑有垂体瘤,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治疗对生长发育、智力发育的影响,如手术可能影响垂体功能,需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2.孕妇:孕期垂体生理性增大,可能会使原本较小的垂体瘤增大,症状加重。孕期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要警惕垂体瘤。对于已患垂体瘤的孕妇,孕期需密切监测激素水平和肿瘤大小,治疗方案需谨慎选择,尽量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药物治疗需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手术治疗一般建议在孕中期进行,此时胎儿相对稳定。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垂体瘤导致的激素紊乱可能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如库欣综合征引起的高血压、高血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需考虑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性,药物治疗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