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腹痛是什么原因
腹胀腹痛原因复杂,涉及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动力障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梗阻,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肝胆胰腺疾病的胆囊炎、胰腺炎)、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心肌梗死)及其他原因(如腹部手术后粘连、食物因素),出现腹胀腹痛症状应综合分析,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特殊人群腹胀腹痛需尤其谨慎并尽快排查严重疾病。
一、消化系统疾病相关原因
1.胃肠动力障碍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见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患者胃肠道蠕动及消化功能紊乱,导致食物在胃肠内排空延迟,进而引起腹胀腹痛。研究表明,约有40%-6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可伴有早饱、嗳气等症状。
肠梗阻:任何年龄均可发生,病因包括肠粘连、肠道肿瘤、肠套叠等。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强烈蠕动,引起腹痛,同时肠腔积气积液导致腹胀。例如,老年人肠道肿瘤导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
2.肠道炎症性疾病
急性肠炎:多与饮食不洁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夏秋季高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后,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导致腹痛、腹胀,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患者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绞痛,伴有腹胀、腹泻,大便可为稀水样或黏液脓血便。
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20-40岁人群,病程较长,呈慢性反复发作过程。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表现为腹痛、腹胀,疼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还可伴有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研究显示,约90%以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也较为常见。
3.肝胆胰腺疾病
胆囊炎: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与胆囊结石、感染等因素有关。胆囊发炎时,可引起右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伴有腹胀,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壁增厚、毛糙等改变,血常规可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胰腺炎:暴饮暴食、胆道疾病等是常见诱因,各年龄段均有发生,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胰腺炎症导致胰液分泌异常,引起腹痛,多为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同时伴有腹胀,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指标。
二、全身性疾病相关原因
1.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多见于中年女性,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减慢,胃肠蠕动减弱,出现腹胀、腹痛,还可伴有乏力、畏寒、便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
糖尿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表现为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胃肠道神经功能所致。同时,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时也可出现腹胀腹痛。
2.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冠心病病史者。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易被误认为是腹胀腹痛,同时可伴有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刺激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上腹部牵涉痛。心电图检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其他原因
1.腹部手术后粘连:有腹部手术史的人群,术后可发生肠粘连,导致肠道不通畅,引起腹胀腹痛,一般在术后数周或数月出现,症状可轻可重,与粘连程度有关。
2.食物因素:食用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可在肠道内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部分人可能伴有轻微腹痛,调整饮食后症状多可缓解。
腹胀腹痛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个系统的疾病。当出现腹胀腹痛症状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腹胀腹痛需尤其谨慎,儿童腹痛可能由肠套叠等特殊疾病引起,需尽快就医排查;老年人腹胀腹痛要警惕肠道肿瘤等严重疾病的可能,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