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表现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相关表现包括出血相关的呕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可出现,颜色因出血速度、量不同而异,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和黑便(静脉破裂出血后血液在肠道消化分解形成硫化铁致粪便变黑,有基础肝病病史者出现需警惕),以及原发病相关的肝硬化表现(代偿期症状轻,失代偿期有黄疸、腹水、脾大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别)和其他肝病表现(如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有肝大、腹痛、腹水等特异性表现);体征表现有腹部体征的腹部膨隆(门静脉高压致腹水致腹部膨隆,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和脾脏肿大(门脉高压致脾脏淤血肿大,不同年龄意义不同),还有其他体征的黄疸相关体征(有黄疸时皮肤、巩膜黄染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
一、症状表现
(一)出血相关表现
1.呕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时,患者可能出现呕血症状,呕出的血液通常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破裂导致大量血液涌出。如果出血速度较快、量较多,呕血颜色可能更鲜红,类似鲜血;若出血速度稍缓,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再呕出,则可能呈暗红色。例如,在一些急性大量出血的病例中,患者会突发大量呕血,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呕血表现可能更为危急,需要迅速处理。而老年人发生出血时,可能因身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症状可能更隐匿或更严重。
2.黑便: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分解,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呈黑色,即黑便。黑便的性状可能为柏油样便,质地黏稠,有特殊的腥味。黑便的出现往往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且出血量一般相对呕血来说可能稍慢或量相对少一些。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出现黑便时需高度警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
(二)原发病相关表现
1.肝硬化表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常常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肝硬化患者可能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一般症状。在肝功能代偿期,症状可能相对较轻,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度乏力、食欲稍有减退等;而到了肝功能失代偿期,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腹水(腹部膨隆)、脾大等表现。不同年龄的肝硬化患者,其症状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儿童肝硬化相对少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除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外,可能还会有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老年肝硬化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症状可能更加复杂。
2.其他肝病表现:如果是由其他肝病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如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患者可能有相应肝病的特异性表现。比如肝静脉阻塞综合征患者可能有肝大、腹痛、腹水等表现,其腹水可能增长较快,且可能伴有下肢水肿等症状。
二、体征表现
(一)腹部体征
1.腹部膨隆:当存在腹水时,患者腹部会膨隆,这是因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压力升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提示有较多腹水存在。不同年龄的患者,腹部膨隆的表现可能因基础情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出现大量腹水时,可能会影响其腹部外形和生长发育;老年人有腹水时,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器官功能减退的表现,如呼吸功能可能因腹水压迫而受到一定影响。
2.脾脏肿大:门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导致脾脏肿大。通过体格检查可以触及肿大的脾脏,脾脏肿大的程度可有所不同。在血常规检查中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血小板等减少,这是因为脾功能亢进导致血细胞破坏增多。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脾脏肿大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脾脏肿大可能提示一些先天性疾病等;老年人脾脏肿大可能与多种慢性肝病等相关,且老年人对脾脏肿大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等情况的耐受能力可能相对较弱。
(二)其他体征
1.黄疸相关体征:如果患者有黄疸,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等表现。黄疸的程度可反映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黄疸的表现可能有差异。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需要特别关注,可能与一些先天性肝病等有关;老年人出现黄疸时,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详细检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