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治等方法治疗,中药内服分肺肾阴虚、脾胃虚弱、痰凝血瘀型分别论治;外治有中药含漱和雾化吸入;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特殊生理期有不同注意事项;治疗期间要配合饮食调理(避免刺激食物,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和作息规律(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用嗓)来促进恢复。
一、中药内服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肺肾阴虚型:症见咽部干痛,灼热,午后症状加重,伴手足心热、腰膝酸软等。可选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方中百合、生地、熟地等有滋养肺肾之阴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药物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咽部黏膜的营养状态,缓解阴虚引起的咽部不适。
2.脾胃虚弱型:表现为咽部不适,异物感,伴倦怠乏力、腹胀便溏等。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其中黄芪、党参等药物能补益脾胃之气,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可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机体的营养吸收,从而缓解因脾胃虚弱导致的咽部慢性炎症状态。
3.痰凝血瘀型:咽部异物感明显,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等。可选用会厌逐瘀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等有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淋巴滤泡增生等病理改变。
二、中药外治方法
(一)中药含漱
1.药物组成及用法:常用金银花、麦冬、桔梗、甘草等中药煎水含漱。一般取上述药物适量,加水煎煮后,待温度适宜时含漱,每日可多次使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炎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对咽部炎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麦冬能滋阴润燥,可改善咽部干燥等不适。
2.作用机制:含漱时药物直接作用于咽部黏膜,可清洁咽部,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咽部疼痛、异物感等症状。
(二)中药雾化吸入
1.药物组成及用法:常选用鱼腥草、黄芩、薄荷等中药制成雾化液进行吸入治疗。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宜的雾化剂型,通过雾化装置使药物形成微小颗粒,患者吸入后作用于咽部黏膜。例如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功效,其有效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咽部炎症水肿。
2.作用机制: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到达咽部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快速发挥抗炎、消肿、止痛等作用,改善咽部的不适症状。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患慢性咽炎时,在使用中药治疗方面需更加谨慎。中药内服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调整药物剂量。外治方法中含漱时要防止儿童误咽药物,雾化吸入时要注意儿童的配合程度,避免因哭闹导致药物吸入不佳或发生意外。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起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以促进病情恢复。
(二)老年人
老年人患慢性咽炎时,中药治疗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特点。在选择中药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内服药物的剂量也需适当调整,外治方法如含漱、雾化等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关注老年人的耐受程度。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时,要注意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合理配伍。
(三)女性特殊生理期
女性在经期等特殊生理期使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时,要考虑药物对月经的影响。例如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在经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月经量过多等情况,需根据具体病情和生理期情况调整中药的选用和剂量。在使用外治方法时,也要注意避免因身体特殊状态而出现不适。
四、生活方式的配合
(一)饮食调理
无论何种人群,在中药治疗慢性咽炎期间都应注意饮食调理。要避免食用辛辣、油炸、过甜过咸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糖果、咸菜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建议多食用清淡、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蜂蜜等。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银耳能滋阴润肺;雪梨可清热生津、润肺化痰;蜂蜜有润肺止咳的功效,这些食物有助于配合中药治疗,缓解咽部不适症状。
(二)作息规律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对于慢性咽炎的恢复也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建议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不利于咽部炎症的恢复。同时,要避免过度用嗓,如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让咽部得到充分的休息,配合中药治疗,促进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