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怎么办
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需多方面处理,要评估水肿程度与监测肾功能等指标,调整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基础治疗方案,对症限盐饮食、利尿,关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及特殊人群,儿童要注意生长发育和心理,老年要保护脏器功能,女性要考虑月经等因素。
一、明确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的评估与监测
1.水肿程度评估:通过观察患者身体不同部位水肿情况,如双下肢、眼睑等水肿范围及凹陷程度等进行评估,水肿程度可分为轻度(仅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水肿,指压后可见组织轻度下陷,平复较快)、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或较深的组织下陷,平复较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位皮肤紧张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等),不同程度水肿需采取不同干预措施。
2.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监测:定期监测尿常规(观察尿蛋白情况)、血生化(如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血清白蛋白降低会加重水肿,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反映肾功能情况)、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动态了解病情变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水肿往往越明显,当血清白蛋白低于25g/L时,水肿通常较为显著。
二、调整基础治疗方案
1.糖皮质激素应用:如果是因糖皮质激素相关原因导致复发水肿,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调整糖皮质激素用量,若初始治疗方案中糖皮质激素剂量不足,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增加剂量,但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增加等,尤其对于儿童患者,要权衡激素使用的利弊,儿童在使用激素过程中更要注意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
2.免疫抑制剂使用:对于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患者,可能需要加用或调整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但免疫抑制剂使用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要充分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包括肝肾功能、感染风险等,老年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时更要谨慎评估其耐受性。
三、对症处理水肿
1.限盐饮食:无论年龄、性别,都应限制钠盐摄入,一般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3g,减少钠水潴留,从而减轻水肿。例如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控制其对高盐零食的摄入。
2.利尿治疗:可使用利尿剂,如袢利尿剂呋塞米等,但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监测电解质,防止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情况,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更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因为老年患者电解质调节能力下降,儿童患者电解质平衡脆弱,一旦出现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四、关注并发症及相关处理
1.感染防治:肾病综合征患者复发水肿时易合并感染,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感染要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选用抗生素时要考虑患者肾功能情况,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儿童剂型抗生素。
2.血栓形成预防与处理: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复发水肿时更易发生血栓,要监测凝血指标,如发现有血栓形成倾向或已形成血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但使用抗凝药物时要注意出血风险评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出血风险不同,老年患者出血风险相对较高,在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表现,如皮肤瘀斑、牙龈出血、血尿等。
五、特殊人群的特殊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时,除上述一般处理外,要特别注意其生长发育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激素使用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调整,尽量选择对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肾病综合征的长期治疗可能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2.老年患者: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复发水肿时,要综合考虑其多器官功能衰退情况,在治疗水肿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调整治疗方案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对脏器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防止过度利尿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
3.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肾病综合征复发水肿治疗中,要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在使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其对月经的影响,如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等情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