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尿毒症早期有多种表现,尿量可增多或减少;水肿可表现为晨起眼睑及面部水肿、下肢水肿;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会致面色苍白、乏力;血压会升高或波动大。
一、尿量变化
1.尿量增多情况:
部分尿毒症早期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开始减退,虽然肾脏仍然在工作,但对尿液的浓缩能力下降,导致尿液排出量增加。例如,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一般在1000-2000ml,而尿毒症早期可能超过2000ml,尤其是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可能从原本1-2次增加到3-4次甚至更多。对于有基础肾脏疾病或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若出现尿量异常增多,需警惕尿毒症早期可能。
2.尿量减少情况:
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的情况。当肾脏的滤过功能逐渐下降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得尿液生成量减少,24小时尿量可能低于400ml。对于本身有泌尿系统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或慢性肾炎等病史的人群,尿量减少更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尿毒症早期肾脏滤过功能受损的表现。
二、水肿表现
1.眼睑及面部水肿:
晨起时眼睑及面部水肿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出现障碍,水分在体内潴留,而眼睑部和面部组织较为疏松,容易积聚水分。例如,早上起床后发现眼皮肿胀,用手指按压有凹陷,且长时间不消退。对于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由于高血压会加重肾脏损害,更容易出现这种晨起眼睑及面部水肿的情况。
2.下肢水肿: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一般从脚踝部位开始,逐渐向上蔓延。患者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水肿会加重,休息后可稍有缓解,但不能完全消退。对于有心脏疾病同时合并肾脏问题的人群,如既往有冠心病病史且出现下肢水肿,需考虑尿毒症早期肾脏功能异常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的可能。
三、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
尿毒症早期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内的毒素不能正常排出,在体内积聚,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从而使患者对食物的兴趣降低,不想进食。对于本身有慢性肾病病史,且出现食欲明显下降,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的人群,要考虑尿毒症早期的可能。
2.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当体内毒素水平进一步升高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会频繁呕吐。对于有慢性肾脏病史,同时伴有恶心、呕吐,且呕吐症状不能用一般的消化系统疾病解释时,要高度怀疑尿毒症早期。例如,有糖尿病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需进一步排查尿毒症相关情况。
四、贫血表现
1.面色苍白:
尿毒症早期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首先表现为面色苍白。正常人面色红润,而贫血患者面色失去光泽,呈现苍白状态。对于长期慢性肾病患者,若发现面色较以往明显苍白,且排除了失血等其他导致贫血的原因,要考虑尿毒症早期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引起贫血的可能。
2.乏力:
患者还会感到乏力,这是因为贫血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即使经过休息也不能缓解。例如,原本可以轻松完成的日常活动,现在变得力不从心,容易疲劳。对于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且出现乏力症状逐渐加重,经一般休息等措施不能改善时,要考虑尿毒症早期贫血相关因素。
五、血压异常
1.血压升高:
尿毒症早期常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会导致水钠潴留,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很多患者本身可能有高血压病史,在尿毒症早期血压会进一步升高,且较难控制。对于既往血压正常,但在慢性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血压升高,尤其是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血压升高,要考虑尿毒症早期的可能。例如,原本血压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血压逐渐升高,需警惕尿毒症早期血压异常。
2.血压波动: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压波动较大的情况。由于肾脏功能不稳定,对血压的调节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血压在一天内或不同时间点有较大的波动。对于有慢性肾脏病史,血压出现不稳定波动的患者,要密切关注是否为尿毒症早期的表现,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