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手术可能引发多种问题,包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运动、感觉、语言、认知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癫痫发作、脑脊液漏、精神心理障碍(抑郁、焦虑)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各异,有基础病史等情况的患者受影响更复杂,需针对性关注和处理。
感觉功能障碍:包括躯体感觉减退或异常,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知异常。手术若波及感觉传导区域,会导致患者相应身体部位感觉缺失或出现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本身已有神经病变基础,脑肿瘤手术可能加重感觉功能障碍的程度,增加患者不适。女性患者在术后感觉功能障碍可能对其日常社交、穿衣等活动造成不便,因为感觉异常可能导致其难以准确感知衣物接触身体的情况等。
语言功能障碍:若肿瘤位于语言中枢区域,如大脑左半球的布洛卡区或韦尼克区,手术可能引发语言障碍,表现为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等)、构音障碍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影响其语言学习和交流能力,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或交流困难;成年患者则会严重影响其职业交流、日常生活沟通等。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因这些因素影响脑部神经恢复,加重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难度。
内分泌功能紊乱
垂体相关功能紊乱:脑肿瘤手术可能影响垂体功能,导致激素分泌异常。例如,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异常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等。儿童患者垂体功能受影响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缓慢、性发育延迟等;成年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女性)、性功能减退(男性)、乏力、怕冷等多种症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术后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加重其原有疾病的相关表现,需要更密切监测内分泌指标。
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减退:脑肿瘤手术可能导致患者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期记忆力减退较为常见。患者可能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容易遗忘,如忘记刚刚做过的动作、说过的话等。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响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学习能力,因为学习需要良好的记忆力来存储和提取知识;成年患者则会影响其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处理,如忘记重要的工作安排、生活日程等。有长期高强度用脑生活方式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更明显,恢复难度相对较大。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情况,影响其学习、工作等活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影响学业;成年患者在工作中则可能导致工作错误率增加等。有焦虑等精神病史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原有精神状态相互影响,需要综合关注和干预。
癫痫发作
脑肿瘤手术区域周围的脑组织可能因手术损伤、水肿等因素,导致术后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包括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部分性发作等。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术后癫痫发作的风险及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且癫痫发作可能对儿童的脑发育产生更不利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有既往癫痫病史的患者,脑肿瘤手术可能诱发新的癫痫发作或使原有癫痫发作频率增加、发作形式改变等,需要在围手术期采取预防和监测措施。
脑脊液漏
脑肿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脑膜,导致脑脊液漏。表现为鼻腔或耳道流清亮液体等。患者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增加颅压的动作。儿童患者由于自控能力差,更需要医护人员加强看护,防止因不恰当动作导致脑脊液漏加重或引发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脑脊液漏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头痛等情况,及时采取预防感染措施。
精神心理障碍
抑郁:部分患者在脑肿瘤手术后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厌世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情绪烦躁、不愿意参与以往喜欢的活动等;成年患者则可能出现对生活缺乏热情、睡眠障碍等。女性患者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可能与女性的生理周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有家族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术后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需要加强心理评估和干预。
焦虑: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担心病情复发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对手术预后的担忧而产生更严重的焦虑情绪。生活方式中压力较大的患者,术后焦虑可能更明显,需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