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症具有躯体症状如耐受性增加、戒断反应、胃肠道不适,精神心理症状如对酒精强烈渴求、认知偏差、情绪障碍,还会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如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人际关系紧张、出现法律和社会规范问题,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青少年受影响更甚
一、躯体症状
1.耐受性增加:患者需要不断增加饮酒量才能达到原来少量饮酒时的效果,这是因为长期饮酒使神经系统对酒精产生了适应性变化,如大脑中的受体等发生改变,导致对酒精的敏感性降低,需要更多酒精来刺激神经达到相同的主观感受,研究表明长期酗酒者体内的某些神经递质调节通路会发生适应性重塑,使得对酒精的耐受性逐步提高。
2.戒断反应:当突然减少饮酒量或停止饮酒时,会出现手抖、心慌、出汗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震颤谵妄,表现为意识模糊、大量出汗、震颤明显、伴有丰富的幻觉等。这是因为长期依赖酒精后,中枢神经系统已经适应了酒精的存在,突然停药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例如戒断时去甲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失调,引起一系列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
3.胃肠道不适:常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酒精对胃肠道黏膜有直接的刺激和损害作用,长期饮酒可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如乙醇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胃酸等更容易损伤胃黏膜组织,进而出现上述胃肠道不适症状。
二、精神心理症状
1.对酒精的强烈渴求:患者无法控制自己对酒精的欲望,总是想尽办法获取酒精,这是由于酒精作用于大脑的奖赏系统,长期饮酒后该系统被重塑,使得患者将饮酒与愉悦感等紧密关联,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即使知道饮酒会带来诸多危害,仍难以克制对酒精的渴望,研究发现酒精依赖患者大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相关通路参与了这种强烈渴求的机制。
2.认知偏差:可能出现对饮酒危害的认识不足,或者过度夸大饮酒带来的某些所谓“好处”而忽视其严重后果。例如部分患者会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无害甚至有保健作用,而忽略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多器官损害等事实,这与酒精对大脑认知功能区域的影响有关,长期饮酒可能干扰大脑的决策、判断等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正常功能。
3.情绪障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一方面,戒断等情况可能引发焦虑情绪,另一方面,长期饮酒导致身体机能受损等因素也可能间接导致抑郁状态。例如酒精依赖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酒精影响了大脑中的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5-羟色胺参与情绪调节,酒精依赖会干扰其正常代谢和功能,从而引发情绪方面的异常。
三、社会功能受损表现
1.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在工作中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错误增多等情况,进而影响工作业绩,可能导致工作失误甚至失去工作;在学习上则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下滑等,因为酒精会影响大脑的学习和记忆相关脑区的功能,如海马等区域,长期饮酒会损害这些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信息的获取、存储和提取等过程。
2.人际关系紧张:由于饮酒行为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行为失控等情况,容易与家人、朋友发生冲突,例如在饮酒后可能出现争吵、暴力倾向等,从而破坏原有的人际关系。同时,患者可能因为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获取酒精上,而忽视了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和维护,使得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3.法律和社会规范方面的问题:部分酒精依赖患者可能因为饮酒后出现的冲动行为等违反法律和社会规范,例如酒后驾车触犯交通法规等。这是因为酒精影响了患者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使其不能正确遵循社会的法律和规范要求。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酒精依赖症症状的表现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老年人群体可能在躯体症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且康复相对困难;女性酒精依赖患者可能在某些躯体症状的出现时间或严重程度上与男性有所不同;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且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其酒精依赖症的症状可能会更加复杂,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酒精依赖症,不仅自身会有上述各种症状,还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如胎儿酒精综合征等,所以孕妇一旦发现酒精依赖问题需格外重视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儿童青少年,由于其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成熟,酒精对其的损害更为严重,应严格避免儿童青少年接触酒精,防止发生酒精依赖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