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从症状表现、发病诱因、实验室检查三方面区别风寒感冒与病毒性感冒。症状表现上,风寒感冒轻至中度发热、明显怕冷、流清涕、咳嗽声重且痰清稀色白;病毒性感冒体温可高可低、怕冷不突出、流涕初期清涕后可转黄涕、咳嗽程度不一且痰性状多样。发病诱因上,风寒感冒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秋冬易发病;病毒性感冒与密切接触病毒携带者及过度劳累等有关,冬春季节交替时更常见。实验室检查中,风寒感冒血常规白细胞等多正常或轻度偏低、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病毒性感冒血常规白细胞等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升高且CRP多明显升高。
一、从症状表现区别
(一)风寒感冒
发热情况:一般为轻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儿童可能因体质差异略有不同,但整体发热程度相对病毒性感冒偏轻。从年龄角度看,儿童风寒感冒时发热程度也多以中低热为主,这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郁相对较轻有关。
怕冷表现:明显怕冷,需添加衣物、盖厚被等,这种怕冷症状较为突出,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会感觉寒冷明显,是风寒感冒区别于病毒性感冒的重要怕冷特点体现。
流涕情况:流清涕,清涕质地稀薄,成人和儿童均可能出现,比如儿童患风寒感冒时,往往会流出清澈如水的鼻涕。
咳嗽表现:咳嗽声重,咯痰清稀色白,成人咳嗽时能感觉到痰液容易咳出且颜色偏白,儿童咳嗽也多是这样的表现,这是因为风寒之邪犯肺,导致肺气失宣,津液凝聚成痰,痰色白质稀。
(二)病毒性感冒
发热情况:体温可高可低,部分人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甚至更高,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高热情况相对更常见,这与病毒感染后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较为复杂有关。
怕冷表现:怕冷症状相对没有风寒感冒那么突出,可能只是稍有怕冷感,但不如风寒感冒时明显。
流涕情况:流涕初期多为清涕,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转为黄涕,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病毒性感冒流涕变化相对更快。
咳嗽表现:咳嗽程度不一,可能为干咳或有痰,痰液性质多样,不一定是清稀色白,比如可能出现黄痰等情况,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引发气道炎症,导致痰液性状改变。
二、从发病诱因区别
(一)风寒感冒
生活方式因素:多因劳累后吹风受凉引起,比如过度疲劳后在风口停留、出汗后立即吹空调等。从年龄方面,儿童活泼好动,若玩耍后大汗淋漓未及时保暖,就容易引发风寒感冒;成人若工作劳累后不注意增添衣物,也易患风寒感冒。不同性别在这方面差异不显著,但整体都可能因上述生活方式诱因发病。
季节因素:更易在秋冬季节发病,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体腠理相对闭合,若受到风寒之邪侵袭,就容易引发感冒,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在秋冬季节因风寒感冒就诊的情况相对较多。
(二)病毒性感冒
生活方式因素:与密切接触病毒携带者有关,比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佳的场所长时间停留,儿童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由于相互接触频繁,更容易接触到病毒而发病;成人在工作环境人员复杂时也易感染病毒引发感冒。另外,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也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病毒性感冒的发病风险,儿童若睡眠不充足,免疫力下降,就易受病毒侵袭;成人长期熬夜、劳累同样会使自身抵抗力降低,易患病毒性感冒。
季节因素: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冬春季节交替时更为常见,此时气温不稳定,病毒容易传播,儿童和成人都易在这个时间段感染病毒引发感冒。
三、从实验室检查区别
(一)风寒感冒
血常规:一般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无明显异常改变,这是因为风寒感冒主要是外感风寒之邪,人体免疫系统的这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在血常规上体现不明显,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血常规检查结果多呈现这样的特点。
C反应蛋白(CRP):CRP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升高幅度相对病毒性感冒较小,这是由于风寒感冒的炎症反应相对局限且程度较轻,所以CRP的变化不如病毒性感冒明显。
(二)病毒性感冒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计数可能升高,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儿童病毒性感冒时这种淋巴细胞变化可能更为显著,成人也会出现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的情况。
C反应蛋白(CRP):CRP多明显升高,提示体内存在较明显的炎症反应,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较为强烈,导致CRP水平升高较为显著,儿童和成人在病毒性感冒时CRP升高情况都较为常见,且升高幅度往往大于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