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做血透是什么意思
血透即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其原理基于半透膜,流程包括建立血管通路、连接透析机、开始透析,意义在于维持生命和为肾移植创造条件,一般患者需注意血管通路清洁通畅、遵循透析方案及饮食控制,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血管通路建立需谨慎且关注营养,老年患者需注意血管通路维护、监测生命体征及关注心理状态。
一、血透的定义
血透即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当患者患上尿毒症时,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过滤血液,导致体内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以及电解质等无法正常排出,在体内蓄积,而血液透析就是通过机器模拟肾脏的滤过功能,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体内。
二、血透的原理
1.半透膜原理:透析器中的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它具有特定的孔径,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被阻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液流经透析膜一侧,透析液流经透析膜另一侧,血液中的尿素、肌酐等小分子毒素会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一侧扩散到透析液一侧,同时,透析液中的碱基等物质也会扩散到血液中,以纠正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另外,通过超滤原理,利用透析膜两侧的压力差,将血液中的多余水分清除出去。
三、血透的流程
1.血管通路建立:通常有临时血管通路和长期血管通路。临时血管通路一般是采用股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等方式;长期血管通路常见的有动静脉内瘘,是通过手术将患者的动脉和静脉吻合,使静脉血管逐渐扩张、增厚,以便于穿刺进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需要一定时间成熟,一般需要2-3个月;还有移植血管内瘘,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采用人工血管进行动静脉吻合。
2.连接透析机:将建立好的血管通路与血液透析机连接,设定好透析参数,如透析液流量、血流量、透析时间等。一般血流量通常设置在200-300ml/min,透析液流量一般为500ml/min左右,每次透析时间通常为4小时左右。
3.开始透析:血液通过血管通路进入透析机,经过透析器进行毒素清除和水分超滤,然后净化后的血液再回输到体内,整个过程持续进行,直到达到预设的透析时间或透析目标。
四、血透的意义
1.维持生命:对于尿毒症患者,通过定期血透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患者的生命,让患者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例如,通过血透可以改善患者因毒素蓄积导致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使患者能够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
2.为肾移植创造条件:对于部分适合肾移植的尿毒症患者,血透可以作为过渡治疗,帮助患者在等待肾源期间维持身体状况,为后续的肾移植手术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使患者能够在肾移植术后更好地恢复和生存。
五、血透的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考虑
1.一般患者注意事项:
企业的血液透析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血管通路的清洁和通畅,避免感染等并发症。要遵循医生制定的透析方案,按时进行透析,在透析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如头晕、心慌、抽搐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饮食方面需要严格控制,限制蛋白质、盐分、水分的摄入,根据自身情况,一般蛋白质摄入量要根据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等因素由医生制定,通常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适量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盐分摄入一般每天控制在3-5克左右;水分摄入要根据前一次透析的体重和尿量等情况来控制,一般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不宜超过干体重的3-5%。
2.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儿童尿毒症进行血透时,血管通路的建立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血管较细,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或内瘘建立方式,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在透析过程中的营养状况,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在饮食方面要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遵循血透患者的饮食限制原则,可能需要专业的儿科营养师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制定。
老年患者:老年尿毒症血透患者在血管通路方面可能面临血管条件更差的情况,要更加注意血管通路的维护,预防血栓等并发症。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等生命体征,因为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出现透析相关低血压等情况,一旦出现要及时调整透析参数。同时,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血透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并且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