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毒症是什么病
女性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综合征,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肾脏疾病等;临床表现涉及消化、心血管、血液、呼吸、神经等系统;诊断靠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及肾脏B超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和基础疾病治疗;患者需注意妊娠相关、营养管理、心理关怀及定期随访等。
原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包括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因素等可导致肾小球损伤,长期进展可发展至尿毒症;IgA肾病也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病情迁延不愈可逐渐进展为尿毒症。
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女性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较长时易并发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可导致肾脏微血管病变,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最终发展为尿毒症。例如,长期高血糖会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高血压肾损害:女性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会使肾脏小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进而引起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尿毒症。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约15%会发展为尿毒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肾脏,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引发炎症反应,破坏肾脏组织,若病情反复发作且控制不佳,可进展至尿毒症。
遗传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为遗传性疾病,肾脏出现多个囊肿,逐渐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尿毒症。
女性尿毒症的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尿毒症时体内毒素蓄积,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黏膜水肿、消化酶活性降低等。
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由于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原因导致高血压;毒素蓄积、贫血等因素可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
血液系统:多数患者存在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这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以及毒素抑制骨髓造血等原因所致。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与血小板功能异常等有关。
呼吸系统:可出现尿毒症肺炎等,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神经系统:早期可有记忆力减退、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晚期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
女性尿毒症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一般来说,血肌酐男性正常值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当血肌酐超过707μmol/L时,提示进入尿毒症期;尿素氮正常值约3.2-7.1mmol/L,尿毒症时可显著升高。
血常规:可见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等贫血表现。
电解质检查:可出现高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影像学检查:肾脏B超可发现肾脏体积缩小等改变,对于判断肾脏形态和功能有重要意义。
女性尿毒症的治疗
肾脏替代治疗
血液透析:通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透析器清除体内毒素、多余水分等,每周一般需要进行2-3次,每次透析时间约4-5小时。
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通过腹腔内注入透析液,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患者可在家中进行操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需要注意预防腹膜炎等并发症。
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较有效的方法,将健康供体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但需要解决免疫排斥等问题,且供肾来源相对有限。
基础疾病治疗:如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压等,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女性尿毒症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妊娠相关:育龄期女性尿毒症患者在病情未稳定时应避免妊娠,因为妊娠会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若已妊娠,需要在肾科、产科等多学科密切监测下进行管理,必要时需终止妊娠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营养管理:需要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例如,可选择瘦肉、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心理关怀:尿毒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经济负担较重,且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女性患者可能还面临特殊的心理压力,如对自身形象改变的担忧等。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定期随访: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