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与生物学因素(遗传、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心理人格、社会支持)及其他因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遗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神经递质等失衡可能起作用;重大生活事件等可诱发,心理人格等有影响,社会支持缺乏易致发病;不同年龄段、性别可能有差异,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会增加患病几率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可能与遗传存在一定关联。家族中有精神疾病病史的人群,相对普通人群而言,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升高。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代谢、神经信号传导等过程,从而增加个体发生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易感性,但具体的遗传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来明确。

2.神经生物学因素: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系统失衡可能在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中起到作用。比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可能影响情绪调节、认知功能等。当这些神经递质的平衡被打破时,可能导致个体出现精神症状。此外,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也可能相关,如某些脑区的体积改变、神经连接异常等,但目前对于具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明其详细的病理生理过程。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生活事件:突然遭遇重大的生活事件可能是诱发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例如,经历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重大的亲人离世、突发的重大经济损失等。这些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会给个体带来极大的心理冲击,超过了个体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引发精神方面的异常反应。比如,有研究发现,在经历重大自然灾害后的人群中,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病率会有所上升。

2.心理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人格特点也可能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如性格较为敏感、脆弱,应对压力的能力较差等,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时,更容易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且心理调节机制不完善的人,当遇到特定的触发因素时,可能会诱发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另外,个体的认知方式也可能产生影响,如果个体存在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在面对生活事件时容易产生过度的负面情绪和认知偏差,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3.社会支持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也是一个相关因素。如果个体在面临生活困境或压力时,缺乏家人、朋友等有效的社会支持,那么其应对压力的能力会减弱,更容易陷入精神方面的危机。相反,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帮助个体缓冲压力,降低精神障碍的发生风险。例如,有稳定的家庭支持和良好的社交关系的人,在遇到生活事件时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慰藉和实际帮助,从而减少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几率。

三、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发生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青壮年时期相对更容易受到一些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而诱发该疾病,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和老年人也可能因特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而患上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例如,儿童可能因家庭环境的重大变化(如父母离异等)而受到影响,老年人可能因身体疾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出现相关精神症状。

2.性别因素: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性别在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在不同性别中,可能由于社会角色、心理压力来源等方面的不同,在患病的表现和诱发因素的感知上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可能在面对家庭和社会角色带来的压力时,其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可能与男性有所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但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对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产生影响。例如,长期缺乏充足的睡眠、过度吸烟饮酒、缺乏规律的运动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和心理的调节能力,从而增加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降低患病风险。

4.病史因素:如果个体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那么其再次发生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风险可能会升高。例如,既往有过其他类型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的患者,在某些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更容易出现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此外,一些躯体疾病病史也可能间接影响精神状态,如患有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增大,从而增加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几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凡是出现精神异常的症状或体征都可以称为精神障碍。根据病因可分为非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根据发病程度可分为重性精神障碍、非重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持久性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才属于重性精神障碍。 如果是突然受到精神刺激,出现短时间精神异常、短时间恢复到正常精神状况都可称为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可以治愈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有可能可以治愈,也有可能无法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由脑外伤导致的精神障碍,属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如果程度比较轻,一般及时对脑外伤进行治疗,使淤血消散,精神障碍可随着大脑器质性状态的改善而逐渐好转、消失,恢复正常。但如果脑外伤累及神经,导致颅内出血,造成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问题,这种情况大多数无法完全恢复,目前主要是以
什么是抑郁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抑郁正常指的是一种心境状态,指的明显的处于情绪低落,感到生活无意义,丧失信心,缺乏意志力,缺乏动力,想法悲观失望消极思维迟钝等状态,如果持续性的处在这种状态,一般就是表现出了抑郁精神障碍,对于抑郁精神障碍,要进行专业的治疗比较好,比如说可以经过心理认知治疗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建议你自己放松心情,不要
酒精性精神障碍能彻底治好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有治好的可能性,往往需要综合治疗,此外在病人表现出精神异常的早期要积极治疗,一般要维持三个月以上的治疗,这种疾病病人往往有酒精依赖,因此病人要适当的控制酒精的摄入。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主要区别在于精神障碍的范畴更大,精神病是包含在其中的,精神病可以认为是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偏执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等,而精神障碍除了包括精神病,还包括症状较轻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
心因性精神障碍怎么办?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是由于病人心理上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后造成的。对于这种精神障碍首先要进行心理治疗,帮助病人重新认识精神刺激事件,克服心理障碍。此外要鼓励病人多和外界接触,和他人交流沟通,宣泄自己内心的悲愤和不满。此外,对于严重的精神障碍病人可以给予利培酮或奥氮平进行治疗。
急性精神障碍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急性精神障碍一般在临床上主要是突然发病,表现为一过性的妄想,同时伴随行为和情感方面的异常,可能表现出妄想症状,比如神秘妄想、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多种妄想。这种疾病发病时间比较急且短,临床表现很丰富,可能有妄想,幻觉,情绪不好,急性分裂样的精神症状等。临床上如果确诊的话,应该在正规的专业医生指导下应
精神障碍能恢复吗?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积极的配合医生做治疗,定期的去医院复查,正常是会恢复的。考虑是由于遗传家族史和精神性疾病以及心理性变化有关,也不排除是环境性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抑郁症也会造成,或者还有可能是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以及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有些病人容易表现出幻觉和幻听以及感觉减退的现象。早期发现的时候,需要及时到正规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癫痫性精神障碍通常泛指癫痫患者出现的多种精神心理障碍,需坚持用药治疗并进行规范的心理辅导。首先,癫痫患者需坚持服用卡马西平片、丙戊酸钠片、苯妥英钠片、苯巴比妥片、左乙拉西坦片等药物抑制癫痫发作,同时可根据精神障碍的具体类型选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其次,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需在医师指导
什么是妄想性精神障碍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妄想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 妄想性精神障碍,又称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的系统妄想。这些妄想内容前后相互联系、结构严密、逻辑性较强,常见于原发性妄想。 患者可能会出现被害、钟情、夸大、幻觉、嫉妒等多种表现。尽管病程演进缓慢,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
精神障碍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是什么关系
徐红平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是包含关系,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 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童年创伤和成年精神障碍有什么关联
彭红军 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成年的精神障碍具体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还有其它的心理问题,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归纳起来包括生物学、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很多成年精神心理问题本身存在着一种遗传易感数值,在遗传易感数值的基础上,加上童年早期的创伤的影响,导致成为一种高危的因素。如果患者在成年后期,遭受精神创伤或者应激事件的诱发,成年期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大很多。总之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
党亚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甲
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和躁狂症,抑郁症是整个人体功能低下,包括兴趣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不够集中、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睡眠障碍就是失眠、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甚至严重时有自杀倾向,活着没价值的想法等抑郁症状。躁狂症是机体比较旺盛亢奋的状态,包括言语多、思维比较快,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人比较亢奋,言谈中可能有些夸大,还有睡眠减少,人际交往之间的活动
偏执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通常偏执性的精神障碍的人群,会对他人有持久的无根据的不信任,而且会非常的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会耿耿于怀。思想行为非常的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等。通常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三个月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造成周围人际关系比较差,自我评价过高,过分地认为自己特别重要,失败和责任都归咎于其他人等。以上异常表现,要考虑是否有偏执性的精神
老年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老年精神障碍,也分不同的疾病,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说老年痴呆,会表现在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如记忆力、语言、定向障碍等,以及会出现幻觉、妄想、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老年的抑郁症,主要会表现在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者老年期的惊恐障碍明显会少于青壮年人。也有部分老年人会发生疑病症,患者通常病史会比较长,首次的发病通常继发于焦虑情绪或者抑郁情绪等。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
范雅坤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是根据所患疾病而不同,如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患者表现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且进入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可注意20分钟左右,但出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孩子,最多坚持十分钟。其次,其注意力、转化能力比较差,易专注于某些感兴趣的事情,难以转移到其它活动或者任务上。同时,部分孩子有抽动障碍,如眨眼、清理喉咙或者发出吼叫声、犬叫声等。
免费咨询